稿件来源:王飞龙 发布时间:2025-06-30 14:45:26
63.2公里,这是你跨越的空间距离,65年,这是你走过的时间距离,洛惠渠,你见证了洛南人征服自然的勇气,你承载着建设者的汗水与鲜血,你让洛河水与梁塬的距离变成了0,却让21名建设者与亲属天人永隔。
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但1958年以前,梁塬人民与河水的距离却是致命的“殇”。地势偏高的梁塬上,人们缺水吃,更没水浇田,泪水浸湿他们的衣裳,可雨水却打不透干旱的土壤。
1958年,为了改变那样的状况,经过县委县政府统筹决策,“引洛河水上梁塬”的工程被提上日程。3300名战士为了建设更好的家乡,在悬崖峭壁上,用双手凿开这条“天路”。
十几米,这是战士们悬在半空中与地面的垂直距离。面对鸡冠山、老虎嘴这样险峭的地段,战士们从山顶用绳索吊下,悬在峭壁上敲打。
四米,这是爆炸时石块飞出的水平距离。爆破龙山崖时,炸药爆炸产生的碎石,有的飞出四米远,有的则砸在了建设者们的身上,造成了严重的身体伤害。
一百多米,这是流沙台工程的跨越距离。为了战胜不断掩埋渠道的上层山体流沙,战士们“即挖即盖”,一班接一班地不停劳作,最终克服了困难,保证了渠道畅通。
一个个冰冷的数字,记录着充满温度的距离。捧一簇引上梁源的清水,感受六十公里外的冰凉,触一隅错落的山体,感悟六十年前战斗的艰辛。
到洛惠渠去!与伟大工程零距离,与宝贵传统零距离,与红色精神零距离。
(作者:王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