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边来宝 发布时间:2025-07-31 01:08:50
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刀”,也是党员干部必须严守的铁规矩、硬杠杠。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肩负着抓党建、选干部、配班子、聚人才的重任,必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近年来,“违规吃喝”“数据造假”等问题时有发生,暴露出个别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淡薄、作风不严不实等问题。对此,我们必须以案为鉴,警钟长鸣,深刻认识“岗位无小事”的深刻内涵,切实筑牢思想防线,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一、以案为鉴:从典型案例看作风问题的严重危害
“数据造假”折射的形式主义顽疾。2019年至2023年,云南省曲靖市在时任市委书记李石松主政期间,出现系统性统计造假与政治生态恶化交织的典型案例。这一案例以2021年曲靖市沾益区规模以上工业和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严重失实事件为突破口,暴露出政绩观扭曲、权力干预统计、官商利益勾连等深层次问题,最终引发官场地震,两任市委书记、三位副市长及至少70余名官员相继被查,成为全国范围内统计造假与政治生态恶化的典型样本。“数字出官”思维作祟,数据造假背后是急功近利的政绩观,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违规吃喝”背后的“围猎”陷阱。2025年4月5日,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有关党员干部违规聚餐饮酒,接受、提供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一是“饭局”变“做局”,看似简单的吃喝,实则是利益输送的“温床”。作为组工干部一旦放松警惕,就可能被“围猎”,导致违规违纪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二是 “人情”掩“私欲”,违规吃喝往往披着“人情往来”的外衣,但本质是特权思想和享乐主义作祟。作为组工干部只要掺杂人情账,就可能严重损害组织部门公信力。 三是“初心”易“吃心”,从服务群众导向变为服务自己,角色的变换就意味着走向脱离党脱离群众的方向。作为组工干部一定要坚守初心使命,向“违规吃喝”说“不”。
二、警钟长鸣:组织干部必须严防“四风”问题反弹
筑牢思想防线,拧紧“总开关”。一是定期组织学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特别是组织系统内部的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开展“以案说纪”专题研讨,深入剖析“违规吃喝”“数据造假”等问题的思想根源和危害。二是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纳入组工干部培训必学内容,确保人人知晓、人人遵守。常态化开展廉政谈话,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三是定期组织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重点岗位干部进行党性分析、交流研讨,守底线筑牢思想防线。
扎紧制度笼子,规范权力运行。一是针对“违规吃喝”问题,明确公务接待标准,严禁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建立“黑白名单”制度。二是针对“数据造假”问题,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减少不必要的台账和报表,注重实地考察和群众评议。三是发挥组织部门内部监督和群众监督作用,对组工干部“八小时之外”社交圈、生活圈进行重点监督。
压实主体责任,强化问责震慑。一是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身作则,形成“头雁效应”。二是对违反规定的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三是将作风建设纳入党建考核和干部考察内容,对存在“四风”问题的单位和个人实行“一票否决”。
三、躬身践行:以严实作风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
提升政治站位,坚持问题导向。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针对“违规吃喝”“数据造假”等问题,结合自身岗位实际,开展自查,建立清单台账及长效机制,深入分管业务领域,倾听群众意见,确保组织工作接地气、有实效。
弘扬务实作风,提升履职能力。严格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和上级关于基层减负要求,做到办公用品、水电资源不浪费、勤俭节约,多下基层现场指导,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提示和会议。真研读中国组织人事报等报纸杂志,多学多思积累素材,提升写作水平,坚决克服文稿撰写“假大空”。
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组工形象。严格遵守部机关干部签到制度,有特殊事项提前报备,坚持多干一会,迟走一会,每天利用半个小时多反思当天工作中的优缺点,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多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谨言慎行,先思后行。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组工干部必须以“岗位无小事”的责任感和“警钟须长鸣”的紧迫感,持续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坚决纠治“违规吃喝”“数据造假”等突出问题,以过硬作风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以实际行动为洛南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边来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