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借助信息化手段,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大山里因病返贫的老百姓也有了贴心呵护的健康守门人。
因病返贫成为村民主要致贫因素
汉中市镇巴县位于陕西省南端,地处大巴山西部和米仓山东段,历来交通不便,是目前汉中市唯一一个不通高速和铁路的县。
在这个长久以来交通闭塞的地区,当地群众健康意识薄弱,“小病拖、大病扛、重病愁断肠”,曾是这里患病贫困群众的真实写照。
2012年,村民牟文贵因一次意外不慎踩空摔下山梁,导致膝盖粉碎性骨折,高额的手术费,让他放弃了治疗。因为未能得到及时治疗,牟文贵的膝关节异常膨大,病情逐渐加重,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
因病致贫返贫是镇巴县最主要的致贫因素。数据显示,该县贫困村129个,建档立卡在册贫困户17639户48968人,其中因病致贫7450户,占贫困户总数的42.2%;因病致贫18625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38%。
家庭签约医生成为百姓健康守门人
为了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贫困山区最深处,满足群众的基本健康需求,镇巴县组建了“2+2+1”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由1名村医、1名村卫计专干、1名镇级医生、1名镇级公卫专干和1名县级医务指导人员组成,对贫困户开展政策宣讲、大病救助、慢病随访、健康管理等签约服务工作。
牟文贵也迎来了人生的新转折。2017年7月,家庭签约医生团队来到牟文贵家中,为他讲解医保政策,打消他对医药费的顾虑,同时还为他配备了家庭签约医生团队,时刻关注牟文贵的病情,慢慢地劝说他开始接受治疗。
由于拖延时间太长,牟文贵的病情已发展为右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只能截肢。术后家庭医生团队为牟文贵定期上门复查,县级医院负责技术指导、业务培训,镇级卫生院负责进村服务、入户随访,而村医则负责送医送药、组织体检,牟文贵的信息也进入了健康扶贫数据平台。
信息化建设将患者留在县域内就诊
在牟文贵签约家庭医生的手机APP里,可以清晰看到他就医以来的每一条随访记录——“2019年1月15日2点42分,牟文贵感冒头疼、呕吐,立马帮他联系村医程开录上门测血压113/69mmHg,测体温37.6摄氏度。村医给予解热镇痛治疗”。
这款APP是由镇巴县开发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系统。针对镇巴县“青壮年多外出打工,家中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小孩的情况”,当地及时跟进开发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系统,家庭医生通过手机APP就能掌握群众的就医动态,开展健康档案信息查询、预约服务和医患交流等。
这一APP还有助于保障医疗服务质量。“这里边有医学培训课件,还有用药规范查询。现在基层全科医生资源紧缺,基层医护人员平时可以用它学习,提升技能。”镇卫生院公卫专干黄梅子说。
有了靠谱的健康守门人,村民生病既不拖延治疗,也不必再舍近求远,向外界寻求医疗资源。截至目前,镇巴县全县在册贫困人口新农合参合率达100%,县域内就诊率达93%,因病致贫返贫户由2016年初的9862户22751人减少至257户908人。
2018年底,牟文贵在集中安置房内迎娶了新娘曹晓霞,签约医生帮他筹办婚礼。目前,牟文贵在安置小区开了商店,妻子兼职做淘宝客服,月收入2000元左右,夫妻俩还经营了自己的网店,专卖贫困户种的农产品,一家人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为让村里患者尽早发现、重视疾病,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县卫生院内搭建健康小屋,为居民提供免费体检,智能设备可将检查结果传输至北京对口三甲医院,贫困户可向大医院在线问诊,实现远程医疗。(记者 王宇鹏)
奇石博览
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