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白水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6-27 14:06:58
“割豆腐喽,卖豆腐干喽……”6月10日清晨,白水县城在悠扬的豆腐叫卖声中苏醒。卖豆腐的老农推着自行车穿梭街巷,早起的农妇用小盆割下一块豆腐,为午饭备下新鲜食材。匆匆而过的上班族,在早餐店点上一碗豆腐脑、几个豆腐包子,带着满足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
这充满烟火气的寻常滋味,承载的是代代相传的精湛技艺,更饱含着匠人们对传统手艺的执着坚守,每一口都诉说着岁月沉淀下来的故事。
人常说,“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可见,做豆腐是一件挺辛苦的事情。“点豆成金”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白水豆腐,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以“细、嫩、筋、香”著称,切丝不断,切块不烂。
白水豆腐县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彦忠告诉笔者:“白水豆腐在制作上要经过选料、炕豆、脱皮、泡豆、磨浆、杀泡、过滤、煮浆、点浆以及敷豆腐等基本工序,既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
做豆腐的辛苦不言而喻,但白水人也因为豆腐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王彦忠所在的白水县雷牙镇尧头村,因为早些年拥有众多的豆腐作坊,被称为“豆腐第一村”。如今,为了实现豆腐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尧头村建起了豆腐产业园。
6月15日,在该产业园的白水县泉豆乡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车间生产主任党春芳告诉笔者:“我主要负责车间生产线上工人的培训、技术指导和人员管理,同时也参与生产。我们的工作时间是早6:30到下午2:00,工资基本在3000元左右。我们主要生产白水豆腐、豆腐干、豆腐皮。除了供应县域内的中小学食堂,也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
朴实无华的豆腐,在勤劳智慧的白水人手中,传递着乡愁,散发着魅力,创造着价值。为了进一步延长产业链,白水人还用豆腐制作出了很多具有白水特色的美食:豆腐泡、豆腐瓢、白水辣子汤等。此外,白水豆腐还以“非遗工坊+”模式联动农户,延伸原料种植、加工、文旅体验产业链。目前,白水豆腐及其衍生产品年产值17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