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艺术 > 正文

商洛历史

2024-04-18 21:19:14

来源:秦岭人

       商洛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一百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这里就有先民活动。新石器时期,洛河、丹江、金钱河、乾佑河、旬河沿岸,先民在此聚居,繁衍生息。《史记·殷本纪》载,契(xiè)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商,国名也。《史记·秦始皇本记》引《括地志》载:“商州东八十里商洛县,本商邑,古之商国,帝喾之子契所封也。”《水经注》曰:丹水自上洛经商县南,契始封此。契即帝喾之子。虞司徒契佐大禹治水,以功封商,是为商国。随着朝代的更替,地方建置先后为郡、州、路、道、区、分区、专区、地区,称谓不一,隶属各异。
       远古为虞司徒契所封之国,夏属梁、豫之交;周属雍、豫。春秋战国,先是分属秦、晋(魏),后统属于秦。
       秦代(公元前221至前207年)地属内史南境。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设商县,包括今商州区、丹风县、商南县、山阳4县,因商山而得名。地址在今丹凤县城西 2.5公里古城岭,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1000米。出土文物带有“商”字的瓦当,确认系公元前340年秦封给商鞅之封邑。
西汉(公元前206至公元24年)地属弘农郡,隶司隶校尉部,郡辖区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以南、伊河以西及淅川、丹江流域。其治所在弘农(今河南灵宝貌略镇北),领11县,在陕西境内的上洛、商县两县,即大体相当于现今的商洛地域。上洛这一地名,因居洛河上游故名,战国时即有。汉朝忌水,将上洛改为上雒,这是用“雒”字的开始。包括今商州区、洛南县两地。今丹风、山阳、商南3县时为商县。旬阳县北部(今镇安、柞水县东南部)是汉中郡辖区;杜陵县南部:(今柞水县西北部)是京兆尹辖区。
       东汉(公元25——220年)地属京兆尹,仍隶司隶校尉部,辖区相当于今关中平原西安以东、渭南及商洛地区。尹治设在长安,仍领10城,其中上洛、商两县的地域和今商洛地区大体相当。
      三国(公元220——265年)地属曹魏之京兆郡,正始五年(公元244年)设,治所在长安,领11县。仍称上洛县,魏文帝曹还又将上洛的“雒”字改为“洛”字。辖今商州区、洛南两地。
       西晋(公元265——316年)地属司州,辖区相当于今河南省北部、中部、西部和山西省西南部及陕西省商洛地区。州治设在洛阳,领12郡。泰始二年,晋武帝分京兆南部置上洛郡,治所在上洛,领上洛、商、卢氏三县(卢氏今属河南省)。
       南北朝(公元317——589年)南北朝时,中国呈分裂局面,行政建置紊乱,侨设制度盛行,郡县朝设夕废,统属变化复杂。据《魏书·地理志》及隋唐郡县志记载,在此百余年间,商洛境内曾先后设置过五郡二州。其大体过程是:北魏太和十三年(489)改置洛州于上洛城,分设五郡:一是上洛郡,领上洛、拒阳二县;二是上庸郡,领商县、丰阳县;三是魏兴郡,领阳亭县;四是苌和郡,领南商县;又始平一郡不详。西魏大统三年(537)增设拒阳郡(今洛南县东),北周保定元年(561)撤销苌和郡与拒阳郡。宣政元年(578)改洛州为商州。
       北魏时属洛州。太延五年(公元439年)于上洛城设荆州,太平真君二年(公元441年),上洛县北部划设拒阳县,太和三年(公元479年)将荆州迁往卢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又迁往襄阳,撤上洛郡,于上洛城设立洛州,领5郡,其中3郡属今商洛:上洛郡,领上洛、拒阳2县;上庸郡,领商(今丹凤)、丰阳2县;苌和郡,领南商1县,即今商南。
       西魏时属洛州和雍州管辖。洛州治所设上洛,领上洛郡(今商州区)、拒阳郡(今洛南县)、上庸郡(今山阳县西北部、镇安县及柞水县东南部)、商县(今丹凤)及山阳漫川、商南县。柞水西北部属雍州管辖。
       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改洛州为商州;治所设上格(即今商州城)领上洛郡(含今商州、山阳、丹凤;商南4县及镇柞部分地域);拒阳郡(今洛南地)。
       隋代(公元589——618年)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撤上洛、上庸两郡,保留商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撤商州复设上洛郡,治所仍设上洛,领上洛县(今商州区)、商洛县(商洛即从前的商县,隋文帝改称商洛,这是“商洛”二字连用起来称呼地名的开始),洛南县、丰阳县(今山阳、镇安县及柞水县东南部)上津县(今湖北省境内)5县;大兴县东南部(今柞水县西北部)仍属京兆郡管辖。
唐代(公元618——907年)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上洛郡设商州,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划归山南道,开元二十五年归山南西道。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撤商州又改为上洛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撤上洛郡再改为商州,治所设上洛,领上洛(今商州区)、商洛县(今丹凤、商南两县)、洛南县(今洛南)、丰阳县(今山阳)、乾元县(今镇安及柞水县东南部)、上津县(今湖北省境内)。今柞水县西北部属京兆府。
       五代十国(公元907—979年)五代十国的行政建制沿用唐制,但由于分裂割据,各国疆域均不辽阔,道一级遂废,为州(府)统县的二级制。当时陕南东部经历了后梁(公元907一923年)、后唐(公元923—936年)、后晋(公元936—946年)、后汉(公元947—950年)、后周(公元951—960年)等5个期代。后梁时,商州领上洛、商洛、丰阳、乾元、上津5县;洛南县改属华州;万年县东南部属京兆府。后汉时,商州领上洛、商洛、丰阳、上津4县;南县仍属华州;乾佑县(公元949年改乾元县为乾佑县)、万年县东南部属京兆府。后周时,商州领上洛、商洛、洛南、丰阳、上津5县;乾佑县、万年县东南部属京兆府。
       北宋、金、南宋(公元960——1279年)北宋时,商州初属陕西路,后属永兴军路,治所设上洛,领上洛、商洛、洛南、丰阳、上津5县。
       金、南宋时,商州属金国京兆府路。金贞元二年(公元1154年)将商洛、丰阳两县降为镇,并入上洛、洛南两县;咸宁县东南部属京兆府;旬阳县西北部(今镇安县)属金州。金元光二年(公元1223年)五月改属河南路。领上洛(今商州区、丹风、商南、山阳4县及柞水县南部),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废上洛县,以州代县,由州直辖,定名商州。辖地包括今商州、丹凤、商南、山阳及柞水县南部,并统领洛南县地。
      元代(公元1279——1368年)商州先属安西路,后属奉元路管辖。元代实行省、路、府、县四级行政建制,商州下领洛南l县,原来的上洛为在郭,仍不另设县,由州直管,但商州所辖的地域和今天大体相当。
      明代(公元1368——1644年)地属西安府,时称商州,辖今商州区、丹风县两地。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五月,降商州为县制。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三月复升为州,领洛南、商南、山阳、镇安4县。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为避明兴宗朱常洛名讳,又改“洛”为雒”。
      清代(公元1644——1911年)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升为直隶商州,直属陕西省,领商南;雒南、山阳、镇安4县。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析咸宁、蓝田、镇安3县之地置孝义厅,属西安府,这是柞水县的前身。
      中华民国(公元1912——1949年)。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州改设商县(辖今商州区、丹风县西南部)、洛南县(今洛南及丹风县东北部)、柞水县(今柞水县西部及镇安县东北部)3县,属关中道;山阳、商南、镇安3县,属汉中道。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撤销道制,以省直接领县。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在商县城设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商县、雒南、商南、山阳、镇安、柞水6县。是年在龙驹寨成立设置局。1949年7月13日,商县人民政府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49年5月,商洛地区各县陆续解放,在商县设置陕甘宁边区陕南行政主任分署第工分区,辖商县、雒南、商南、丹凤、山阳、镇安、柞水7县。1950年,改名陕西省商洛分区专员公署,仍辖以上7县。1955年,将县人民政府更名为“县人民委员会”。1958年12月,撤销丹风、柞水两县(丹风分属商南和商县辖,柞水与镇安县合并),商洛地区辖商县、洛南、商南、山阳、镇安5县。1961年10月又恢复为7县。1964年9月,因“雒”字生辟,经国务院批准,改“雒”为“洛”,时称商洛专区,行政公署驻商县城。1968年,商洛专员公署改称为“商洛专区革命委员会”,各县人民委员会易名为“县革命委员会”。1969年,商洛专区革命委员会改名为“商洛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更地区名为商洛地区行政公署。1981年元月,改县革命委员会为县人民政府。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商县为商州市。200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消商洛地区行政公署,设立商洛市人民政府,同时将商州市改为商州区。
 
       革命老区
 
       近代,商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和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为全国革命老区之一。在1927年大革命时期即建立商县、龙驹寨两个中共特别支部。1928年渭华暴动,西北工农革命军总司令唐澍率军入洛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0年7月,中共陕西省委派省委执委、陕南领导小组组长陈征回山阳开辟地下革命斗争。先后有五支红军(1932年10月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红四方面军,1932年11月贺龙、关向应率领红三军,1933年汪锋、刘志丹率领红二十六军,1934年12月徐宝珊、吴焕先、程子华、徐海东率领红二十五军,1936年12月徐海东、程子华、刘志丹率领红十五军团和陈先瑞率领的红七十四师)转战商洛各县,建立苏维埃政府,领导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创建了以商洛为中心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播下革命火种。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1月,中共陕西省委派地方科长王柏栋回商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6月,陕南革命游击队指挥部成立,指挥巩德芳、政委王力领导游击队打富济贫,打击国民党反动派;7月,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副司令员王震、中央委员郑位三、候补委员、组织部长陈少敏,中原突围进军商洛和陕南革命游击队合编,创建了以商洛为中心的豫鄂陕革命根据地。8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二旅、西北民主联军第三十八军第十七师及陕南独立团进军商洛,开辟豫陕鄂边区根据地。9月又协同在商洛坚持游击斗争的王力领导的游击武装胜利会师,在此后的两年零三个月的战斗中,进行大小战斗280多次,歼灭瓦解敌军1万多人,收缴各种武器、弹药40多万支(发),先后解放了全境,建立了7个县级人民政权。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誉。1985年6月,国家主席李先念题词:“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烈士永垂不朽!”1994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题词:“发扬革命传统,建设革命老区”。1995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题词:“发扬老区精神,振兴商洛经济”。
 
      县 区
 
      商洛地区现辖1区6县,其行政建置之历史沿革大略为:
      商州区得名商山。南宋郑樵《通志》:“商本山名,在州东南,周秦为商於地,故汉以名县,后周以名州。”其前身为商县。始设于秦始皇嬴政二十六年(前221),治所在今丹凤县古城村。西汉元鼎四年(前113)设立上雒县(故址即今商州市城),东汉建武元年(25)封王遵为上雒侯,改名上雒侯国,曹魏黄初三年(222)改名上洛县。北周宣政元年(578)在县城兼设商州,历隋唐五代及宋金,到元至元元年(1264)撤销上洛县,由商州直辖。明洪武七年(1374)降商州为商县。成化十三年(1477)升商县为商州,商县领域由州直辖。清代沿袭明制。辛亥革命后,民国二年(1913)撤销商州,设立商县。新中国成立前夕,豫鄂陕边区曾在境内设立商山蓝行政办事处(相当于县政府)和商洛县。1988年6月改商县设商州市。2001年12月,撤消商洛地区行政公署,设立商洛市人民政府,同时将商州市改为商州区。撤地设市,商州市更名为商州区。
      洛南县以地处洛河之南得名。其先为拒阳县,置于西晋泰始三年(267),不久即废。南北朝时,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又设拒阳县,治所在武谷川(今古城川)。北周宣政元年(578)设拒阳郡,领拒阳一县。隋开皇三年(583)罢郡建制,以州统县,在废拒阳郡时,改拒阳县为洛南县。大业十一年(615)县治由古城川迁至今址。明天启元年(1621)因避光宗朱常洛讳,洛南县改写雒南县。新中国成立后,196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复改雒南县为洛南县。
     丹凤县治在龙驹寨。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以“龙驹寨为水陆要冲,商贾辐辏,宜设官弹压”为由,于龙驹寨设“分州”,置“州同衙门”。民国四年(1915),龙驹寨改设“分县”,建有“县佐公署”。三十六年(1947)建龙驹寨设治局,属三等县建制。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6月1日建立丹凤县,以境内之丹江和凤冠山取名。1958年12月人民公社化时县废,辖地并入毗邻三县。1961年10月恢复丹凤县置。
      商南县地处商县东南部,秦汉魏晋时是商县的组成部分。北魏景明元年(500)始设南商县,隋初撤销。隋唐五代及北宋,属商洛县管辖,金初划归上洛县,元代并入商州。明成化十三年(1477)分商县东南部设立商南县。新中国成立前夕,豫鄂陕边区曾在境内设郧商县、赵川县。
山阳县地处商山之阳,秦汉时是商县的一部分。曹魏时属平阳县(辖区约为今湖北省郧西县、郧县及陕西省山阳县地、柞水县东南部)。晋泰始二年(266)在丰阳川设立丰阳县。南朝刘宋(420~479)时曾侨设阳亭县,南齐时废。北魏初丰阳县亦废。北魏太延五年(439)再设阳亭县,太安二年(456)复设丰阳县。太和五年(481)再设阳亭县,北魏永熙三年(534)撤销,辖地并入丰阳,西魏废帝二年(553)在南部增设漫川县。北周保定元年(561)阳亭县改名为南阳县,保定三年(563)撤销,辖地并入丰阳。隋开皇三年(583)撤销南阳县,其地划归丰阳县。金贞元二年(1154)并入上洛县,降为丰阳镇。元初复置丰阳县,元末废;明初仍置丰阳县,旋即降县为巡检司。明成化十二年(1476)分商州南部,始设山阳县。新中国成立前夕,豫鄂陕边区曾在境内设立郧山县、上关县、山商县。
      镇安县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分丰阳西部置安业县(取安家乐业意),属商州。乾元元年(758)改为乾元县,初属京兆府,继还属商州。五代十国时期,后汉乾祐二年(949)更乾元县为乾佑县。宋金绍兴和议后,于绍兴十六年(1146)割乾佑畀金,降为乾佑镇,属金州。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乾佑镇为乾佑巡检司,属咸宁县。明景泰三年(1452)于乾佑巡检司置镇安县(取镇守安定意),初隶西安府,成化十三年(1477)改属商州。《明实录》载:“陕西布政使司奏:陕西西安府咸宁、长安二县,民居南山,有隔五六百里者,山间采矿并逃移军民,杂集者多,镇守等官恐其生患,请析二县地于乾佑巡检司北置镇安县,从之。”清代沿用明制。辛亥革命后,镇安属汉中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改属第四专署(商洛专署)。
       柞水县原为孝义县、孝义厅。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清廷以柞水“山大林密,易藏奸宄”为虑,分拨咸宁、蓝田、镇安三县相邻山地设置孝义厅。厅名取周宣王宰相张仲(相传该地东川街为张仲故里)“孝义为本”之意。民国二年(1913)撤孝义厅设孝义县,民国三年(1914)改孝义县为柞水县,以当地乾佑河之古称柞水名。新中国后,1958年12月撤销柞水县,属地并入镇安县。1961年10月恢复柞水县置。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