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汛期,易发生洪涝灾害。疾控专家提醒,洪灾过后容易发生各类传染病,特别是肠道传染病、虫媒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要特别注意防范。
洪灾过后,卫生状况恶化,饮水、饮食不当是引发传染病的主要原因。“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只饮用瓶装水和桶装水,或者喝经漂白粉等处理过的水。”8月4日,河南省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专家表示,洪水中含有大量的泥土、腐败动植物碎屑、细菌或寄生虫,即使用肉眼看起来很干净的河水、山涧水、井水、泉水或湖水,也有可能已被动物粪便、有机或有毒化学物质等污染,直接饮用非常危险。
饮食方面,坚决避免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来历不明的禽畜可能死于传染病,不可加工食用,最好深埋处理。专家表示,洪涝灾害一般发生在高温高湿的夏秋季节,食物容易腐败变质,食用腐败变质或不洁食物,容易引起痢疾、伤寒、甲肝、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
环境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洪水过后,要注意环境卫生,做到不随地大小便、不随意丢弃垃圾。专家提醒,洪水过后环境中的垃圾较多,应尽快清理集中堆放,避免污染水体;而随地大小便不仅会污染水源,还可能造成蚊虫大量繁殖,传播肠道传染病。
洪水过后,地面、屋内潮湿都容易引发皮肤病,以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变态反应皮肤病、浸渍皮炎为主。河南省疾控中心专家表示,“人体皮肤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会引起溃烂、感染等后果,下水劳动时,应每隔1至2个小时出水休息一次,避免长时间浸泡在水中。”
此外,积水会使蚊虫大量繁殖,容易传播登革热、疟疾和乙脑,可以通过穿着长袖长裤、喷洒驱蚊剂、安装纱窗、使用蚊帐、清空有积水的容器等手段防止蚊虫,避免传染病的发生。(记者 曹萍)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