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波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不断创造伟大奇迹、彻底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70年。榆林作为革命老区,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励精图治、艰苦奋斗,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记者9月2日从我省“奋力追赶超越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榆林全面推开一系列强基础、补短板、利长远的重大举措,开启了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2018年,榆林实现生产总值3848.62亿元,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7700倍;工业总产值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59万元扩大到2018年的4461.94亿元,2018年工业总产值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2.4万倍;人均GDP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58元提高到2018年的11.2845万元。2018年,榆林财政总收入是1949年的2.7万倍。回顾70年的发展历程,榆林实现了“四个历史性转变”。
实现了由农业地区向工业强市的历史性转变。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间里,榆林的第一产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1998年,国家正式批复建设陕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榆林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 “三个转化”决策部署,建园区、上项目、搞转化,实现全市工业经济迅猛发展。20多年来,榆林累计完成投资5000多亿元,实施重点项目170多个,形成“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的发展格局,构建起以煤油气盐开发为基础,电力、化工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建成国家重要的煤炭基地、煤电基地、氯碱基地、煤化工基地和世界最大的金属镁、兰炭生产基地。近年来,榆林市委、市政府加快“资源型榆林”向“创新型榆林”转变,确定了“12363”高端化发展战略,推开了27项阶段性重大事项。总投资超2000亿元的重大转化项目加快推进,一大批填补产业空白的精细化工项目落地建设。榆林正向国际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阔步迈进。
实现了由贫困地区向富裕地区的历史性转变。很长一个时期,榆林被视为“贫穷落后”的典型。改革开放特别是陕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以来,依托丰富的能源资源开发建设,榆林综合实力大幅提升。近年来,榆林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过去3年,榆林市本级财政资金投入20多亿元,居全省第一,累计减贫12.59万户36.0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74%,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当前,脱贫攻坚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榆林将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确保3.2万贫困人口脱贫、剩余的134个贫困村退出,佳县、清涧和子洲3县摘帽。
实现了由内陆小城向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历史性转变。过去,榆林城市形态、城市规模、城市功能持续落后。撤地设市后,榆林城市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中心城区框架扩大了3倍多,人口翻了近两番,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市容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榆林坚持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先后推开延榆高铁、榆阳机场、黄河引水等一系列事关长远的重大工程,启动科创新城建设,使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不断增强。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3.1万多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1068公里;铁路总里程1000多公里,年货物外运能力超3亿吨;榆阳机场升级为4D级,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万人次。榆林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已初步形成。
实现了由生态环境恶化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性转变。新中国成立初期,榆林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十分严重,林木覆盖率只有0.9%。70年来,历届党委、政府持之以恒带领全市人民“南治土、北治沙”,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工程,涌现出李守林、石光银、牛玉琴等一批治沙英雄,孕育了“不畏艰险、敢于斗争、矢志不渝、开拓创新”的榆林治沙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积极推动“三年植绿大行动”“林业建设五年大提升”等工程,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前,全市林木保存面积、林木覆盖率分别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60万亩和0.9%提高到现在的2157万亩和33%,为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作出了巨大贡献。
奇石博览
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