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秦岭陕西段,东西长约400多公里,南北宽约180公里,山地面积5.82万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771.2米,最低海拔178米,包括华山、终南山、首阳山、太白山、四嘴山等著名山峰。其南为汉中盆地,北为关中平原,巍峨高大的秦岭,山重水复,云崖光谷,森林覆盖率达72.95%,至今仍然保留有占“有林地”面积2%的原始森林。这些原始森林、原始植被的生命意义、生态意义和科学价值是常见的次生林地和草甸草地所无法比拟的,不仅保存了秦岭生命系统的原始密码,也使秦岭地区形形色色的各种生命自诞生以来形成的生态关系、并演化到今天的状态得到了原真、完整的呈现,成为中国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领略大自然魅力和探索生态奥秘的理想之地。
秦岭具有极其重要的自然和生态地位
秦岭横卧中华地理版图的中央,和合南北,分野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是东亚大陆亚热带与暖温带气候带的交界转换带,是中国大陆的地理、地质、气候、生态环境、人文天然分界带。
秦岭自然生态系统以森林为主,草地、湿地散布其间,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天然乐园,是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之一,具有全球价值。秦岭植物区系复杂,起源古老,种类丰富,珍稀特有物种众多,是中国-日本、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区系的交汇地带和天然分界线,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之一。秦岭地区分布有野生维管束植物3900余种分属187科1030属,其中,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植物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独叶草、华山新麦草等4种;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植物有:连香树、太白红杉、大果青扦、巴山榧树、水曲柳、香果树、秦岭冷杉等13种。此外,秦岭还是青藏高原与华中、华北平原的生态连廊,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每年淡水输出量200亿立方米左右,几乎是天山的1/2,是黄河水量的1/3。
秦岭是野生动物古北界与东洋界的交汇地、过渡区,繁盛复杂的自然植被和气候迥异的环境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物种群。资料显示,秦岭栖息脊椎动物有36目135科794种,其中鱼类115种,两栖爬行类71种,鸟类477种,哺乳类131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5种。秦岭也被誉为“生物基因库”, 大熊猫、羚牛、朱鹮、金丝猴栖居秦岭山麓,被称为“秦岭四宝”。
秦岭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地位
秦岭山脉见证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关键历程及华夏民族崛起演进的轨迹,秦岭孕育的关中平原、渭河流域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西周,定都于秦岭脚下的镐京。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立于秦岭之下,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汉武帝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作为当时世界上最文明、最富强的国家,西汉开启了丝绸之路,秦岭山脉中的古道也成为联系南北的重要纽带。魏晋南北朝时期,秦岭山脉南北历经三国鼎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等20余个政权,这也导致大量人口的流动迁徙,加剧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客观上推动了又一次民族大融合。明永乐后,“番马悉由陕西道”,西安府成为川茶和西北少数民族马匹“互市”的重要途径之一。清代驿路系统中,官马西路包括兰州官路与四川官路的两大干线,前者从北京经保定、太原、西安、兰州,分别到青海、西藏和新疆,并通往中亚、西亚诸国;后者则是从西安通往云南、贵州、四川,并向西延伸至西藏拉萨,这条官马大路以秦岭为纽带,覆盖我国整个西部地区,促进了各民族之间多元文化的融合与交流。
秦岭山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地缘优势以及中华文明祖脉的特征,使其成为中原、关陇、巴蜀、秦楚、藏羌彝等地域文化交汇融合的巨大文化生态圈,更有丝路文化、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等在此交相辉映。在华夏文明形成与演替过程中,秦岭以各种形式参与其中,静静注视着朝代兴衰的历史变迁,骄傲地见证了中华文明的空前进步。
牢记“国之大者”,当好秦岭生态卫士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强调,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扛起保护秦岭的重大政治责任,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手腕,扎实推进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工作取得新突破新进展。新征程上,我们仍然要保护好、挖掘好、展示好秦岭丰富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守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助力秦岭生态环境实现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当好秦岭生态卫士,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常态化长效化抓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确保秦岭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当好秦岭生态卫士,要求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脚踏实地,认真履行本职工作,遵纪守法,令行禁止,愿以白发换青山,以顽强的意志、饱满的热情,完成各项保护工作,旗帜鲜明,敢于斗争,勇做秦岭生态保护岗位上的“螺丝钉”。同时,不断钻研科学技术知识,努力提升自身素质,练就一身硬本领,成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家里手、技术能手。
当好秦岭生态卫士,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各项法律法规,不踩红线,不越雷池,保护秦岭生物多样性不受到威胁和影响,坚决做好法律的执行者和捍卫者。
当好秦岭生态卫士,要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做好秦岭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要严格执行《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和《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管理好污水、垃圾,积极使用清洁能源,在野生动物栖息地或邻近区域尽量减少或不使用化肥和农药,以此形成秦岭地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的新路子。同时,及时修复矿山、小水站退出后形成的生态创伤,坚决做好秦岭松材线虫以及森林火灾等防控工作,统筹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据西安日报
(作者系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