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一老一小,两头牵挂;一个社会,养老和托育,都是民生。近年来,马坊镇耿家村积极整合辖区各类资源、统筹结合多方力量,依托爱心厨房、童伴妈妈、义剪义诊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细化暖心举措,优化贴心服务,持续发挥志愿者们“一抹红”的作用,守护“朝夕美好”,描绘“一老一小”幸福底色,实现“幼有所育、老有所乐”新格局。
老有颐养,爱心厨房守护老人幸福“食”
马坊镇耿家村党支部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引领作用,与驻村工作队共同开办“爱心厨房”,每周二、四免费为全村70岁以上老人提供爱心午餐。“食”有保障,“乐”有所享。爱心厨房承载了浓浓的敬老之情,拉近了邻里之间的关系,营造了乡风文明浓厚氛围,提升了老年群众的归属感、幸福感,用小举动传播大爱心。志愿者们在厨房里忙着切菜、烧肉、煮饭……村里的留守老人有说有笑,有的在餐厅里等候就餐,有的在娱乐室下棋,好一片热闹的景象。“现在每周二、周四中午,我都来这里吃饭,味道不错,这不仅暖了我们这些人的胃,更暖心呀。”老党员耿志新高兴地说,他今年71岁,儿子常年在外务工,现在每周两次来爱心厨房改善伙食。
幼有善育,让阳光雨露滋润每一朵“花朵”
“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请问要开几朵花……”欢快的嬉戏声回荡在耿家村童伴之家的上空。耿家村共有65名留守儿童,为更好地照顾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村党支部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了“童伴之家”项目,由童伴妈妈长孙雪艳和五名志愿者陪伴孩子们读书、学习、娱乐等。童伴之家是为耿家村留守儿童提供帮助的“小家庭”,位于耿家村学校隔壁,区域内环境卫生标准高,充分保障儿童在舒适、安全的环境内学习和活动。每年寒暑假,童伴之家也会定期开展支教活动,这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业余生活,更避免了以往孩子们在家玩手机或到处乱跑的现象,确保留守儿童有人管、有人陪,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
用心用情,“一老一小”携手绘就“美好画卷”
骄阳下的童伴之家,幸福院里的孩子们有的玩游戏,有的做手工,老人们在旁边下棋、聊天……活动室里时常传来悠扬的乐曲,空气中弥漫着阵阵饭菜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马坊镇耿家村充分发挥老干部、老党员示范带头作用,不断优化老幼共融的乡村文化,借助“夕阳”力量,以传统文化为引领,组织“一老”带“一小”开展各种活动,架起老幼代际间情感传递的桥梁,实现“一老一小”双向奔赴。
“一老一小”有保障,千家万户才安心。下一步,马坊镇耿家村将继续探索和创新服务模式,为老年人和儿童提供更加全面、优质、贴心的服务,把“一老一小”真正办成“益老益小”,让“朝阳”更蓬勃,“夕阳”更绚烂;让温暖可触可感,实效可见可及,从微末之处守护“朝夕美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