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产业 > 正文

从“土里刨食”到“地里淘金”

文章来源:新华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6-13 22:31:19

“新农人”拥抱绿色田野激发金色希望

   据新华社郑州6月11日电(记者韩朝阳)农业大省河南不缺“身份”意义上的农民,但随着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及新一代农村青年对土地日益“陌生”,随着现代农业生产中不断引入新技术、新理念,“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开始成为困扰农业发展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2014年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河南“开花结果”,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拥抱绿色田野,激发金色希望。

 

从“进城打工”到“回乡务农” 农民成为新职业

 

  34岁的“新农人”杨洋本是企业职工,10年前,他随父亲在孟津县送庄镇承包土地种果树。“刚开始不愿意,觉得搞农业又苦又累,还不挣钱。”杨洋说,“但干了几年后,越来越觉得种地也是一门学问。”立体种植大棚、水培技术、生物防治……杨洋在各类培训中开阔眼界,更新理念,这些如今都用在种植园里。

  “种地又苦又累,还不挣钱,这是很多人对农业的看法,也是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农业的重要原因。”洛阳市农广校校长马会丽说。走在乡村,马会丽发现农村留不住人,劳动力流失,一些土地被抛荒。关键农时缺人力、现代农业缺人手、乡村振兴缺人才的问题日益突出。

  2014年起,在国家政策指引下,马会丽和同事开始为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而忙碌,4年间,共培训1.7万余人。“现在要做的是通过技术、管理、经营等方面的理论教学,加上田间实训,先转变大家对农民、农业的传统看法。”马会丽说,“尤其是让年轻人看到干农业的希望。”

  2014年至2018年,河南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75万余人。从进城打工增收,到回乡务农挣钱,“身份”意义上的农民逐渐减少,“职业”意义上的农民日益增加。

 

从“土里刨食”到“地里淘金” 农业迎来新发展

 

  10年前,当在北京做水果生意的吕妙霞提出要回家乡河南省孟津县种草莓时,毫无意外遭到家人反对。“都说‘土里刨食’吃苦,不愿让我当农民。”吕妙霞只能以“带乡亲试一年,之后还回去做生意”为由“赖”在村里。选品种、找技术、跑市场,吕妙霞一点点摸索出种草莓的“门道”。如今,吕妙霞的1200亩草莓种植基地每年营收2200余万元,带动周边发展近3万亩草莓种植基地。

  2018年,吕妙霞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她觉得农村需要有头脑、有能力的人干事创业,“职业农民不仅要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还要成为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安县五头镇马头村有超过千年的樱桃种植史,但马头村人长期未能从樱桃上“淘到金”。“主要是缺农业技术,缺经营理念。”马头村村主任张韶东说,“现在讲究智慧农业、绿色产品、品牌运营,传统农民咋懂这些。”近年来,在村中职业农民的带动下,樱桃种植户大都参加了技能培训,村里发展起2500亩大樱桃,一亩樱桃年产值约1万元。张韶东说:“以前村民更愿外出打工,觉得种地没前途,现在重新看到种地的希望。”

 

从“苦卖力气”到“善拼智力” 农村汇聚新人才

 

  在新安县五头镇易发公司种植基地的驯化棚里,从恒温无菌组培室里移植出来的樱桃幼苗正适应外部环境。3年前,回乡种樱桃的张金练没想到自己还能种出“大学问”,“种植过程中,发现苗木的病虫害很难防治,就想和高校合作自己育苗。”今年,樱桃上还未营收,卖掉的4万余棵苗木先收入上百万元。

  张金练觉得:“职业农民要不断解决问题,并随着市场需求变化,不断提升农产品品质。”

  像张金练这样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职业农民正逐渐增多。“职业农民不是仅凭力气种地,而是凭技术、靠管理来经营农业,由拼气力转向拼智力。”新安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苏守江说。

  采访中,如何让职业农民更好发展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洛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裴万赢说,农业生产周期长、投入大、风险大、见效慢,除了在技术、管理、经营等方面进行培训,应该在政策、资金、社会认同等方面给职业农民更多支持,让农民成为有钱赚又体面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