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洛南县通过建立第一书记召回机制、树旗评星机制,聚力实施“三百四千”工程,创新推进“头雁带富领飞”“党员驻村兴农”项目,多举措党建领跑乡村振兴“加速度”,为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召回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为进一步加强驻村工作管理,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建立第一书记召回机制,倒逼驻村干部干实事、干好事。对五种情形之一的启动召回程序,即:对因病因事无法正常开展工作的,由派出单位向县委组织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出符合条件的替换人选;对因未按规定时间驻村开展工作的,由县委组织部对其开展为期7天的纪律作风整顿;对因个人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较差的,由县委组织部对其开展为期14天的驻村业务回炉培训;对因违反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的,由县委组织部责令召回,其派出单位另行选派符合条件的人选担任第一书记;对因其他原因不再适合担任第一书记的,经派出单位申请,县委组织部审核同意后,根据具体情形启动召回程序。同时,为堵住驻村干部把召回作为逃避驻村的“偏门”,进一步督促驻村干部“下得去、蹲得住、驻得实”,建立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长(队员)档案,把季度考核结果作为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长(队员)评先评优、晋升职级、评定职称的重要依据。季度考核为优秀的,在评优评先、职级晋升、职称评定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对考核为基本称职(基本合格)、不称职(不合格)等次或受到处分的,按规定作出相应处理,视情况追究派出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责任。第一书记召回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树旗评星,为乡村振兴增添强劲动能。为破解基层党组织基础不牢、村(社区)发展活力不够、村干部干事动力不足、乡村振兴缺乏动能等问题,积极推行“树旗评星”机制。在村级党组织中评树组织建设先锋旗、集体经济标杆旗、人才培育争先旗、生态文明示范旗、基层治理和谐旗“五面红旗村”,集齐“五面红旗”评为“乡村振兴红旗村”;在村级党组织书记中评定党建星、产业星、服务星、治理星、帮带星、文明星“六星书记”,集齐“六星”推荐为“六星书记”人选,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推行“每月推介”“季度观摩”“半年评比”机制,对全县247个村(社区)进行精准考核,对考评成绩在95分以上的城关街道罗坡村等9个村级党组织和保安镇黑潭村党支部书记屈佩贞等10名村级党组织书记分别命名为“乡村振兴红旗村”“六星书记”,给予授牌、通报表扬,并在党建考核中给予加分奖励,在半年期内给村干部进行月补贴上浮10%的奖励。通过树旗评星活动,有效激励村级党组织和党支部书记在乡村振兴中勇担当、争一流,为乡村振兴增添强劲动能,以党建新成果推动高质量发展。目前,247名村党组织书记和159名第一书记领办实事1800件,争取各类资金1.18亿元,新建产业基地239个,建设秦岭山水乡村86个,乡村振兴初显成效。
头雁带富领飞,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立足实际,发挥优势,聚力实施“三百四千”工程,创新推进“头雁带富领飞”项目,大力培育具有市场潜力的优质高效产业,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不断注入源头活水。“头雁带富领飞”项目的有力推动,为产业快速高效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目前,全县烤烟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左右;发展大棚设施果蔬基地面积近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逾8万亩;食用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袋料栽培总量突破千万袋;年外出务工创业人员近10万人次。商洛市委组织部派驻四皓街道办连河村第一书记蒋金君,争取项目资金100余万元,发展地栽木耳10余万袋,建立五味子中药材基地40亩,使本村100余户村民户均年增收逾2万元;四皓街道中心村党支部书记樊亚锋,发展大棚蔬菜220亩,实现了蔬菜产业的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优质化高效化运行,使该村百余户村民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柳树洼村党支部书记王高平流转土地1800亩,新建集农业开发、光伏发电、观光旅游为一体的100兆瓦光伏发电站,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使本村及周边200余农户年均稳定增收6000元以上。
驻村兴农,为乡村振兴激发内生动力。在洛南党建网(洛南党建微信公众号)开设“我是第一书记,我在村”专栏,充分展现驻村第一书记坚守一线、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务实奋进的精神风貌,激发干事内生动力。景村镇常湾村驻村第一书记边来宝,建立“常湾之声”微信服务平台让干部真正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融进工作生活中,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通过“理论+实践”模式开展烤烟产业培训,极大提高了烟农的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能力。使烤烟种植规模扩大到1600余亩,种植户增加到80余户。按照“理论讲解+现场指导”方式,共计召开烟农培训会4期,培训烟农300余人次,通过考核鉴定职业烟农70余人,为常湾村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洛源镇涧坪村第一书记王凯抓实入户遍访,研判解决实际问题66个,化解矛盾纠纷37个。提供就业信息400余条,外出创业就业220人次。食用菌、马铃薯等技术培训18场次410余人次,解决生产技术难题11个,推广食用菌新品种3个。新修产业路177米,硬化村组道路13.4km,安装太阳能路灯300盏,完善提升文化广场100㎡,新建人饮蓄水池4座,协调PE自来水水管3千米,修复农田400余亩、河堤12.6km。探索“党员驻村兴农6+”发展模式,实现了一个传统农业村的“蜕变”。
(洛南县委组织部 胡禄祥)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