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商洛学院打好组合拳提升学生社区育人实效

2025-01-27 16:54:44

来源:商洛学院

      近年来,商洛学院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德育铸魂、智育培基、体育强身、美育润心、劳育固本”为引领,通过打好“三化四自五进”组合拳,提升“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实效,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围绕工作“三化”,构建管理体系。该院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作为倒逼管理模式细化、工作结构优化、育人力量强化的有效增量,使学生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力量更加充实、资源更加丰富、服务更加多元。一是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与智慧校园建设相结合,依托学务系统建设助推学生信息本地化部署,既“串联”校园迎新离校系统、人脸识别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一卡通聚合支付系统、易班网络平台系统,又实现了学生管理数字化、管理模式便捷化。二是日益规范精细化管理模式。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与二级学院学生工作相结合,学生工作“一张信息表、一个数据库、一幅自画像”,为避免管理“盲区”、做好学生精细化个性化管理提供“信息源”。三是持续丰富多元化管理要素。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与“第二课堂”教育相结合,通过发挥第二课堂在思想引领和实践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院为统筹、以院系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的“第二课堂”支撑体系,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第二课堂”运作模式,提高“第二课堂”吸引力。以“信息化、精细化、多元化”的管理服务理念,延伸管理触角、延长日常管理时程。


商洛学院北新街校区打造“寓”见“悦”享服务空间

      ——依托学生“四自”,汇聚服务力量。一是完善自我教育格局。在学生公寓内开展党员学生、退役士兵学生、十佳大学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挂牌亮身份”主题活动,号召全院学生“向榜样看齐、向优秀学习”,通过汇聚榜样力量激发广大青年学生自我教育,形成学生参与社区建设的朋辈帮扶机制。二是打造自我管理模式。依托阳光学务大厅和丹江校区学生服务大厅设立勤工助学岗位19个,设立“接诉即办”“咨询服务”“资料管理”服务窗口,在各职能部门的培训指导下为学生办理日常事务,年均处理各类业务440余条,形成“信息多跑路、学生少跑腿”服务模式。三是优化自我服务机制。在学生社区内成立13个功能性党支部、18个社区团支部,依托学生自治组织,领受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职责,形成学生社区上情下达的宣传通道和下情上报的信息枢纽。四是充实自我监督力量。该院积极倡导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学生认真学习学生守则、大学生文明行为准则,积极参与“爱国主义卫生运动”与劳动教育、践行文明行为倡议、开展“我的宿舍我扮靓”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学院管理。通过在学生社区内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充分激发学生自我成长动能,形成自助互助的育人氛围。


 商洛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美育活动

      ——坚持社区“五进”,畅通育人路径。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通过精心设计教育内容,将思政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一是社区每年开展志愿服务、义务劳动约40场(次),通过集体主义教育进社区,进一步明确教育的主旨内涵。二是社区每年开展文明行为养成教育30场(次),以文明宿舍创建、公寓文化建设为抓手,在社区内逐步形成“讲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的氛围。三是社区每年开展经典诵读·读书会、主题党日(团日)活动、红色故事分享“汇”等活动260余场(次),形成“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良好的育人氛围。四是社区积极开展成长训练营和“花艺育心”活动,让心理健康教育更加贴合学生实际、走进学生心灵。五是积极推动专业教师、学业导师下沉社区一线,进行学情调研、学业帮扶、学业辅导等活动80余场(次),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