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天地 > 正文

“世外桃源”上马石村的兴衰

文章来源:刘高锋
字体:
发布时间:2012-08-13 10:26:36

IMG_20190629_103344副本.jpg

    作者:西安商报主编、记者 刘高锋

    发表时间:2012年8月13日 原载于西安商报生态资源周刊8版

    站在山花烂漫的秦岭之巅古道旁,极目远瞧叠彩峰岭的无限风光时,目不自主的回落在山下那只有十几户人家且很分散的山村,这里曾几度演绎着与世隔绝的兴起与衰落故事,令人深思不已。

    十几年前,我常去大山深处从事民风乡俗调研与摄影创作。一次在秦岭山下,我发现有一人扛着一袋化肥向山上爬,奇怪,这里是个有瀑布的大悬岩,从外观看,这里根本不象是有住人的地方。我快步追上那个人,询问得知,绕过这个瀑布到上边再向里走约四公里有个上马石村。

    好奇的我,跟随着这位村民去上马石村,一路走着的是沿小溪而上的坎坷不平仅可人走的路,路旁和山坡上开满了形形色色的山野之 花,不禁使人由然而生,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七言绝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不知不觉中已到了上马石村,说是村,还不如说是人家确切些,因为这里的住户很分散有沿河住的,也有住在半山腰的人家,总共也就十几户人家。四面环山,进出这里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我们刚来时走的路。

    刚进村,可看到这里的人们很辛勤,有在山上撬石刨荒修地的,有在坡上放牧牛羊的,还有在原始的石磨上磨粮食的,展现了自种自吃,和外界很少交往的局面。我看到一家门前树下坐着一位约有九十岁的老者,走近前想闲聊时,老人家先开口问话了:“客官,你是从那里来的?”我回答了是从山外城里来的,结果,老人家就问我:“乾隆皇帝还在位不,还活着吗?”正欲回答时,老人家的一位年近七十岁的儿子脱口而出:“别提你的老皇历了,早已换皇上了”。说着,老人的儿子递给我一条板凳,就聊开了更多,这时走来了一人,年纪约五十岁,看到带有相机的我,就问我能否到他们家给照个全家像,我欣然答应后,我们就从这家人的屋皇小道上山了。

    边走边聊,我得知这位老乡姓王是这里的组长。一路上,王组长向我介绍了上马石村的情况:由于住户少,很多现代东西在这里难以见到,连最基本的照明用电也没有,平常的信件也是差不多一个月送一次,还是在相隔一座山的火洼沟村。村里的小学也只有一至三年级,一个教师。

    解放前,八路军的领导人李先念去湖北省路过灞源乡时和游击队队长刘唐印、刘唐智兄弟两人在此与国民党展开了以资源环境优势粉碎了敌人封锁与转攻的事迹。

    解放后,这里依然山大林深,资源丰富,牛羊肥壮,山民上山砍木、采药、割漆、狩猎,这里的小天地还真是物丰民富,给小伙说媳妇根本不愁。人们过着坐吃山空,与世无争的封闭式生活。

    现在这里不行了,资源枯竭了,小伙说不来媳妇,光棒很多,好多已背景离乡常年不回这里,也有在山外上门做女婿的,如今住在这里的大多是一些老年人和年幼人及一些没能力在外挣钱的年轻人,寂寞度日。国家为了可持续性发展和生态平衡,采取封山禁牧,退耕还林后,这里许多方面受到了局限。

    平常这里的人也不太上集,因为到最近的镇上也有十多公里的人走山路,实在有需要的东西,也是托人捎回来的。

    说话间,我们已上到半山腰,路过一处大石时,王组长说这是东汉时刘秀在此的上马石,我也是从草丛里看到了石上刻有很大的“上马石”三个字和其他一些看不太清的小字,王组长接着说,这就是上马石村名的来历。

    王组长家位于上马石的山顶,可看到山下住户的动静,有事通知时,向山下喊叫即可。山上真是眼界宽阔,可览群山,用水也方便,屋旁就是一冽清泉哗哗流着。

    我正在欣赏这里的美景时,王组长边叫家里人边招呼我坐下喝自采的茶时,我才发现王组长家里的闺女好奇地笑着趴在窗户上向外望着我这个山外来客,并说着要照相。随后,我就在王组长家门前给他们全家拍了张全家福和小丫头的单人照。

    山里人是好客,拍完照后王组长又让家里人给做了不寻常的山野菜,并拿出了自己烧的包谷酒招呼我,真是盛情难却,我们就在他家门前的树下畅饮了起来,一边赏景,闲聊,一边对饮,身后潺潺流水声伴着鸟鸣,真是一派世外桃源神仙地啊!

    时至今日,我忙中偷闲,寻故访友到上马石村时,在当初的瀑布处看到了一条约两米五宽的沙石路,甚是高兴,准备上去时,却看到这条路已伤痕累累,雨水冲刷裂缝和野草很多,纳闷时,一当地人告诉我们,这里的人已全部搬迁到山外的户县和其他地方了,现在的上马石村可能剩下的也是“呱呱”无能者了,这条路是两年前修的,因无人行走和维护也就废弃了,上马石村又成了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了。

    现在的上马石村到底是何等的状况呢?由于河道旁的路时断时好,我们无法到达上马石村,我们顺着大致熟悉的山路登上了本文开头的,山花烂漫山梁。但踞的是没有见到当年在此处饮酒聊天的老朋友全家人了,使人触景生情想起,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稍有改动)

    当年今日此门中

    桃花竹林鸟语春风美

    资源枯竭他乡走

    一霎时户舍凄凉无人烟

    不见了对酒聊天旧情景

    一处一处问行踪

    指望以后重相逢

    谁知故人迁往何处去

    只有那桃花依旧笑春风

    回来的路上,我们心情有所失落地思索着上马石的兴衰;是勤劳还是毁坏?事实已给出答案;上马石村人由于生态资源的枯竭,已向山外搬迁了,到最后,上马石这个村名可能再无人知道了...虽然事已过,境已迁,但在我们身边还有毁坏生态资源的情况所发生,这些都将构成挥之不去,抹之不掉的生存忧伤;留给我们的将是更多的沉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