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丽乡村 > 正文

授人以渔,夯实乡村致富根基

文章来源:陕西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6-20 19:22:33

——延安市大力推进创业就业促发展侧记

  本报记者 艾永华 通讯员 方大燕

  仲夏的陕北,绿树成荫,禾苗青青。6月12日上午,延安市富县茶坊街道办马坊村就业扶贫社区工厂的辣椒种植基地,村民正在田地里锄草。“在社区工厂干活,既可以照顾家,又能挣到钱,真是两全其美。”村民贺百朵开心地说。
  贺百朵家曾是马坊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她一直想出门打工,但因丈夫患脑梗需要照料,只能留在村里。2017年,超途农业合作社在马坊村办起社区工厂,优先聘用村里的贫困群众务工。贺百朵便成了工厂里干活的“常客”。
  近年来,延安市全面落实创业就业扶贫优惠政策,通过组织贫困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支持就业创业、开发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创办社区工厂等一系列措施,积极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搭建就业创业平台,拓宽增收渠道,为贫困群众架起脱贫致富的桥梁。

  好政策支持好产业

  安塞区镰刀湾镇罗居村的赵洋洋,在19岁那年,父亲出车祸去世,他家从此成为贫困户。
  2015年,27岁的赵洋洋从电视上看到一则关于梅花鹿养殖的报道,梅花鹿全身都是宝,鹿产品前景广阔。于是,赵洋洋便萌发了养殖梅花鹿的想法。一算投资账,他犯愁了:梅花鹿养殖必须形成规模才能赚钱,盖圈舍和买鹿,起步就得30万元资金,哪里能筹到这么多钱呢?正当赵洋洋为筹钱为难时,安塞区就业服务中心的干部主动上门对接。通过考察论证,安塞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高峰认为赵洋洋吃苦能干、诚实守信,他的创业项目能致富,且有带动效应,要全力支持。经过考察,安塞区就业服务中心给赵洋洋和他的合伙人发放创业贷款32万元,解决了创业资金的难题。赵洋洋一次买回43只梅花鹿,经过精心饲养,养殖业迅速健康发展。2018年,赵洋洋的鹿产品实现销售收入90万元。截至目前,梅花鹿已繁殖到近300只。“今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50万元,纯利润可达70万元。”赵洋洋激动地说,“没有好政策的支持,就没有我今天的事业。”
  在扶贫工作中,延安市积极推行“培训+创业”模式,对自主创业的贫困劳动力提供免费培训,优先将创业贷款用于棚栽种植、山地苹果、家畜养殖等行业,推动地方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申请创业贷款,简化审批程序,优先审核发放贷款。”延安市就业服务处主任李驿锋介绍,为减少贫困劳动力的创业成本,对创业实体开设在创业孵化基地的,减免租赁费、水电费、网络费等支出;并对创业成功的贫困劳动力,按政策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且提供后续跟踪服务。

  有一技之长就能致富

  “我从小就喜欢陕北民歌、剪纸等民俗文化,但没想过唱歌还能挣钱,凭自己的爱好能实现脱贫。”安塞区冯家营民俗文化村讲解员周飞燕说,“我在为游客讲解民俗文化时,随口唱两首陕北民歌,客人会非常高兴。”
  周飞燕是安塞区建华镇榆树湾村村民。2016年,周飞燕的丈夫患肾病,一家人的生活陷入贫困。2018年,周飞燕在安塞区就业服务中心接受培训后,被介绍到冯家营民俗文化村工作,每月收入2000多元。
  在全力推进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延安市按照“有一技之长、有地方就业、有稳定收入”的“三有”原则,加强对全市贫困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每年制定详细的年度就业扶贫培训计划。同时,延安市还积极鼓励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与企业合作,采取“订单式”“就业式”培训模式,组织贫困劳动力参加免费培训。延安市人社局委托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汽车驾驶、电工电焊、旅游服务等培训,各县区围绕自身区域特色产业,开展棚栽、养殖、林果、文化产业等实用技能培训,对培训合格的贫困劳动力,介绍到当地优质企业就业。
  同时,延安市大力挖掘吸纳就业多、效益好的企业和产业基地,认定就业扶贫基地或社区工厂,通过兑现各类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大力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2017年以来,全市共建成就业扶贫基地和社区工厂89个,吸纳贫困劳动力1647人。

  不用出村就有稳定收入

  宝塔区甘谷驿镇向阳村村民刘随富一家3口人,因妻子长期患病,自己又没有技术,无产业,成为村里的贫困户。不仅自家的生活贫穷,刘随富的哥哥刘学平还是聋哑人,完全没有劳动能力。
  精准扶贫开展以来,刘随富在政府的帮扶下发展养牛产业,空闲时,想出去打工,又放心不下自己的哥哥。2017年,宝塔区人社部门将刘随富纳入向阳村“一岗双助”服务人员,负责打扫村上的一段道路,同时在向阳村幸福互助院也能照顾刘学平,每月工资600元。通过“一岗双助”的就业模式,让刘随富又多了一份固定收入。刘随富高兴地说:“不用出村也有了稳定收入,我家去年的收入在2万元以上。”
  针对刘随富这样的贫困人群,延安市大力开发公益性专岗和特设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根据贫困劳动力的不同情况,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贫困劳动力,开发保安、旅游讲解、后勤服务等公益性专岗安置就业;对文化水平低、劳动能力弱的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开发保洁、护林员等特设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对贫困大学生通过城镇公益性岗位进行安置就业。
  2017年以来,延安市通过提供信息、搭建平台等帮扶措施,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5058人;提供创业指导、创业培训等创业服务,扶持贫困劳动力创业1567人;组织贫困劳动力开展汽车驾驶、果树栽培、大棚种植、电子商务等各类培训9373人次;特设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9516人。
  “今年5月,延安市实现整体脱贫,但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任务依然艰巨。”延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刘小鹏说,延安市人社系统将继续加大创业就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险等就业扶贫工作力度,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切实做到村村过硬、户户过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