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热点评论 > 正文

罚员工活吃蚯蚓?“奇葩处罚”该治治了

2020-06-05 07:45:36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用法律止住企业“奇葩处罚”

小吃做成大产业,制定标准只是第一步

“食用级”护肤品,真的适用吗?

企业吸纳毕业生获补贴是多赢之举

……

  新闻速递:“罚员工活吃蚯蚓”事件有了新进展。6月2日,贵州省毕节市公安局七星关分局发布通报称,自5月4日以来,贵州毕节某装饰公司先后有多名未完成工作目标的员工受到罚款、喝生鸡蛋、做深蹲、做俯卧撑、扫厕所等惩罚。5月25日,未完成工作目标的员工李某被公司惩罚吃蚯蚓,李某因不愿意吃蚯蚓改为罚款500元,此后李某报案,当地有关部门介入调查。根据相关法律,该公司责任人员曹某某、冷某某分别被处以行政拘留五日。

  新京报:此事能在法律框架之内得到解决,既回应了舆论关切,也维护了员工尊严和利益,对于无良老板和奇葩企业文化而言,行拘5日的处罚无疑也是一记响亮的耳光。对于企业体罚、侮辱员工现象,法律有明确的规定。但现实中,一些企业体罚、侮辱员工的奇葩事件层出不穷,惩罚手段也变着法升级、翻新,从吃芥末、下蹲,到剃光头、扫厕所,甚至于用皮带抽打、吃虫子、喝尿,虽然每次事件曝光后,都能招致舆论的挞伐,但说到底,要从根本上杜绝此类事件,还得靠法律发力。维护职员权益,杜绝奇葩企业文化,一方面需要地方职能部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侮辱、体罚员工的老板都绝无例外地得到惩处,发挥法律的警示和预防作用。另一方面也需要劳动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监察,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制止,并责令改正、依法惩处。

  新闻速递:日前,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发布首批3个桂林米粉地方标准,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准中包含桂林鲜湿米粉的选料、包装等流程,并明确了米粉店建设和经营的相关要求,规定桂林米粉店分为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三个等级。

  广州日报:全国各地均有小吃,桂林米粉不是第一家走向标准化的。兰州拉面、河南馒头都先后颁布了标准。这些标准颁布时虽然也引起过不少的争议,但其背后是地方小吃想要发展成为大产业的雄心壮志,值得肯定。不过,要把桂林米粉这样的小吃做成大产业,制定标准只是第一步。物美价廉的中国小吃想要从地方走向更广阔市场,形成自己的品牌,实现标准化是必由之路。在消费升级的今天,除了口感之外,人们对就餐环境、食物品种各方面均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个方子包打天下,已然行不通了。要想把产业做大做强,还需在店铺环境、产品创新、市场运营等方面下足功夫。

  新闻速递:“厨房食用级”“对身体有益的食物对肌肤同样有益”“你可以把我们的万用油加进你的早餐沙冰里食用”“100%天然无合成的润肤霜”……关于护肤,总有层出不穷的新概念冒出来,如今“可食用”俨然成为最热门的概念。据《科技日报》报道,有关商家宣称,与其他化妆品相比,“可食用”级护肤品具有更高的天然性和安全性,其成分甚至达到可食用级别。

  北京青年报:“食用级”护肤品,真的适用吗?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需要分两步走。首先,“食用级”护肤品,真的能够食用吗?化妆品与食品属于不同行业,二者使用部位不同,吸收成分不同,所用原料及产品指标要求、禁限用要求,所执行的规范、检验标准均不一样。正如专业人士指出的,从现有的标准以及规范来说,化妆品是不可以食用的,亦不存在“可食用”级化妆品这个概念。“食用级”护肤品可能又是一种套路营销,其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说明,不仅存在法律上的认定困难,还给监管带来了挑战。这就需要监管部门提高科学素养和专业水平,及时提醒消费者。另外,商家营销也应诚信为本,套路玩多了,当心把自己绕进去。

  新闻速递:日前,包括河南、上海、湖南、山东、安徽等多地都已出台政策,对在本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并签订劳动合同的中小微企业,按每人不低于1000元给予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经济日报:受疫情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显严峻。一边是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群体就业难,另一边是要通过加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拉动内需,这两方面都需付出相应成本。企业理应履行促进就业的社会责任,但如果成本太大,企业可能不乐意做。对克服困难接纳毕业生的企业给予相应补贴,能激发更多企业吸纳就业的积极性,有助于扩大就业。保就业,就是保民生、保经济乃至保稳定,既为毕业生解忧,也为政府分忧。实际上,给予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的支持力度还可以更大一些。我国每年有众多高校毕业生,他们中既有技术水平高、管理能力较强者,也有市场开拓能力、营销能力突出者;他们对于补充中小微企业的人才缺口很有帮助,也需要有施展才华的更大空间。给予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企业补助是多赢之举,在疫情结束之后也应常态化。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