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宛如一条神奇的纽带,让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交往更加紧密,而文物交流合作无疑是这条纽带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近年来,陕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文物保护领域加强合作,并以此为抓手,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陕西不断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业务交流,共同推动在文物保护、科学研究、人才培训等多领域的项目合作。2015年来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先后派出4批专家赴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地开展文物保护合作项目,参加在塔吉克斯坦举办的“博物馆展品保护修复讨论会”并达成多项合作意向;2016年陕西省文物局承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交流合作论坛,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等国际组织,中亚、西亚、东亚及欧美等十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部门、考古界、博物馆界代表齐聚古都西安,共话文化遗产保护事业;2018年5月陕西举办“考古视野下的‘丝绸之路’国际论坛”,发表“国际丝绸之路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西安共识”,推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进入世界遗产名录;2018年9月陕西省文物局在西安主办“2018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科技合作论坛暨展览”,为陕西文物事业开阔视野和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做出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在陕西省文物局倡议下,西北5省区文物局建立“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匠联盟”,充分发挥传统工艺对文物保护修复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作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陕西以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目标,主动配合国家外交大局,利用“文物名片”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积极作用。5年来,陕西举办出入境展览45个,组织赴11个“一带一路”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举办展览24个(其中协办展览5个)、引进展览21个。2017年6月首次在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举办“中国秦始皇兵马俑文物展”;2018年8月在斯洛文尼亚举办“明万历皇家金器展”,这是陕西由非国有博物馆主办的交换展览。
本报记者 赵争耀
奇石博览
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