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省引汉济渭工程秦岭特长输水隧洞项目总设计师李凌志
本报记者 康传义
见习记者 赵杨博
人的一生能有几个22年?自从1999年被任命为包茂高速公路秦岭终南山特长隧道专业技术负责人后,李凌志就把自己22载的岁月,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秦岭。
“我因铁路结缘公路,因公路结缘水利,从此誓引碧水润长安!”谈到职业生涯,48岁的李凌志笑言。如今,李凌志正在投身我省最大的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工程的建设中。
“秦岭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2005年,年仅34岁的李凌志被委以重任,担任引汉济渭工程秦岭特长输水隧洞项目总设计师。
纵然曾参与过一系列重大工程,但接到新任务后,李凌志仍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个项目隧洞总长98.3公里,将实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底部横穿秦岭;最大埋深达到2012米,深埋超长属世界第一;TBM单机连续掘进居世界第一;长大支洞施工难度世界罕见;长距离施工通风、连续皮带机运输及反坡排水尤为困难。
在脑海中勾勒工程蓝图后,李凌志随即意识到,不管哪一个问题,对整个项目来说都将是严峻的挑战,但绝不能拿世界级工程做试验,这是底线。
怎么办?消化资料、实地勘探、反复论证……为了确保隧洞选线的科学、经济,李凌志带领由3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16名高级工程师组成的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专家组,以及多名博士生、研究生共同参与的团队,走遍了隧洞沿线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做了大量的前期调查工作。
“不到现场就没有发言权!”李凌志认为,项目的勘察过程就是项目的设计构思过程。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扎实的实地勘察中,李凌志带领团队为隧洞合理选线,给国家节约投资数亿元。
“秦岭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李凌志说,在与秦岭相伴的22年中,他真切感受着秦岭的伟岸与博大。
“创新永远在路上”
多年来,李凌志始终告诫自己,一个好的结构工程师是半个地质工程师,一个好的地质工程师是半个隧道工程师。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是创新的一大路径。
作为课题组组长,李凌志以“创新永远在路上”的韧劲,针对引汉济渭工程特点,主持开展了特深埋深层工程地质特性、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硬岩TBM长距离掘进、风险评估及对策和维修养护共5大类12项关键技术研究,并完成了重大技术方案的科学决策。
在秦岭岭北进场道路设计时,考虑到长大越岭隧洞的弃渣困难,李凌志大胆地提出对王家河局部河道及道路进行“截弯取直”,不仅节省了工程费用,还复耕土地300余亩。
作为整个设计团队的核心人物,李凌志肩负着隧洞的设计重任。为实现引汉济渭工程2011年7月全面开工建设的总体目标,他曾带领团队成员在半年时间里,高质量完成了各种设计图纸13套、专项设计3项。
2016年2月24日晚,秦岭隧洞三号洞TBM在掘进至1900米处时,突然发生了特大突涌水,隧道水位急剧上涨,TBM被迫暂停掘进。接到险情通知后,李凌志连夜赶往现场,与技术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乘坐橡皮艇进洞进行勘察,并根据涌水情况,现场研究制定了排水方案、注浆堵水的技术方案等,避免了近亿元的设备损失。
“让市民喝上清澈的水,这辈子值了!”
7月24日,记者走进位于佛坪的“李凌志劳模创新工作室”。
“2018年度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攻坚克难先进单位”“陕西省‘稳增长、促发展、建功立业劳动竞赛’先进集体”……一个个荣誉和奖牌令人眼前一亮。而提起这位“李劳模”,大家的故事讲不完、说不尽。
为了进一步发挥劳模的带头示范作用,铁一院于2015年成立了以李凌志名字命名的“李凌志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组建了结构设计、TBM长距离施工、地质超前预报等创新攻关小组,围绕水工隧洞勘测设计、科研开发和配合施工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先进工法推广等,有效推动创新在一线生根。
如今,“李凌志劳模创新工作室”已成为引汉济渭工程现场科技创新的“桥头堡”和“示范岗”。目前,工作室成员正结合引汉济渭工程的经验,协作完成秦岭隧洞专著的编纂工作。该书可为国内外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有益参考借鉴。
从佛坪离开时,天色已晚。李凌志披星戴月,又赶往长安区的勘察指挥部开例会。
“引汉济渭工程一期结束后,又要投入二期的战斗中。算算时间,我后半辈子就干这一个项目了。能做扎根秦岭深处的‘铁军引水人’,让市民喝上清澈的水,为陕西经济建设贡献力量,这辈子值了!”柔和的月色映亮了李凌志坚毅的脸庞。
奇石博览
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