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故事 > 正文

陕西省10人上榜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

文章来源:西安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9-06 08:33:20

    9月5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召开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表彰会,并举行颁奖仪式。我省梁增基、张水珍等10人榜上有名。其中,梁增基荣获敬业奉献类全国道德模范;张水珍荣获孝老爱亲类全国道德模范;徐立平、康全鑫、石志光、刘波、谢海琴、邵新江、孙玉晴、刘永生等八人获提名奖。

    梁增基,1934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广东省茂名市人,陕西省长武县农技中心退休研究员。曾获“陕西省道德模范”“陕西省劳动模范”“‘中国发明创业奖’特等奖暨‘当代发明家’”“三秦楷模”等荣誉。

    梁增基扎根黄土地,呕心沥血,五十八年如一日,执着地坚守在小麦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前沿,突破和创新“高强抗锈、抗旱高产、多抗优质、高产优质、用调节播期避开病毒病并提高抗冻性”等五大难题,培育多个小麦良种,在部分旱区推广累计过亿亩、增产25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40亿元以上,是守护粮食安全生产的“育种专家”。

    他出生于广东茂名,1961年大学毕业后,来到渭北高原陕西省长武县农技站工作。面对旱塬小麦种植难题,他克服种种困难,潜心研究、坚持育种,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上世纪70年代,“7125”“702”“秦麦4号”等小麦优良品种相继问世。1984年旱塬第一个矮秆高产抗旱品种“长武131”选育成功,亩产400公斤,推广种植面积3800多万亩。1997年,梁增基用独创早收幼嫩种子低温催芽并春化后作夏季自然加代的方法,培育出综合性优良、高产、优质的“长武134”小麦品种。2001年,培育出优质多抗高产的“长旱58”,推广种植超过2500万亩。2014年,80岁的梁增基培育的抗旱丰产适应性更强的“长航一号”,在渭北地区大面积推广,开创旱塬小麦生产的新天地。

    梁增基虽然功成名就,但始终淡泊名利,过着俭朴生活。他住着50多平方米的廉租房,骑着半新的自行车上下班。当时和他一起来到长武工作的同窗,都早已回到城里,他多次谢绝省内外农科院的工作邀请,始终坚守在育种工作最前沿。他低调务实,从不主动申报奖项,并将近年来市、县奖励的15万元奖金全部捐赠给了文化、教育系统及育种基地所在的十里铺村。1997年“长武134”刚通过审定,当时小麦种子1公斤炒卖到80元。但梁增基不以公斤卖,而是装成二两的小袋,分散供给农民,让他们自繁推广。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成为百万富翁,可他不慕钱财,把“利润”全部奉献给渭北大地。

    梁增基热爱自己的事业,工作中从来没有节假日。为了工作,他直到36岁才成家。如今,虽然已是85岁高龄,但他从未停止科研工作,依然每天在试验田里奔忙。他一直致力于培养团队,把长期积累的育种经验和育种阵地传续下去,为农民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长远的服务。

    张水珍,女,汉族,1963年4月出生,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锦阳路街道水峪村人。曾获“陕西省道德模范”“中国好人”“陕西好人”等荣誉。

    35年来,张水珍无怨无悔、无微不至地照顾丈夫的奶奶、父亲母亲、养父养母和养父的弟弟6位老人,用坚韧担当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尊老、敬老、孝老、爱老的赞歌。

    1984年,张水珍经人介绍与任新宏喜结连理。她刚嫁到任家时,家里一贫如洗,全家老少7口人挤在仅有的4孔破土窑洞里,家中还有4位老人:体弱多病的奶奶,丈夫的养父和患病养母,未成过家的小叔父。此外,丈夫的亲生父母也体弱多病,经常患病住院。因其他子女常年在外,她和丈夫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任。

    婚后不到一个月,80岁的奶奶查出肺癌晚期,吃喝拉撒睡全在土坑上。村上不少人都为张水珍捏了一把汗:一个新媳妇面对这么个烂摊子,可咋办呢?当大家看到张水珍每天为奶奶端屎端尿,洗衣做饭,还把家里的其他长辈照顾得妥妥帖帖、家务做得井井有条时,都纷纷伸出大拇指称赞。2010年,小叔父又患上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腿脚经常肿胀。张水珍承担起照料他吃喝拉撒睡的重担,还坚持每天用药汤给他泡脚。经过她的悉心照料,老人能够站起来,被人搀扶着还能挪着步子走几步。就这样,张水珍不嫌弃、不放弃,一直照顾老人到82岁过世。

    张水珍还精心照顾着81岁的邻居任彩霞。老人行走不便、耳朵严重失聪,她总是耐心陪伴,悉心照料老人。老人与她建立了深厚感情,已经把她当作亲生女儿一样看待。张水珍每次出门时,都要精心安排好老人的衣食起居。看着老人依依不舍的眼神,她的心里总是酸酸的,也暖暖的。她是大家公认的好妻子、好母亲、好媳妇、好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