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社会万象 > 正文

“学习困难”门诊缘何一号难求?专家:不是特定疾病,改善需对症治疗

2024-05-07 14:34:38

来源:中国妇女报

  过去,一些孩子长期存在的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频繁、书写或计算容易粗心、阅读慢等问题,总被归结为“顽皮好动”,认为“大了就好了”。而近年来,这类问题越来越多地被概括为“学习困难”,很多儿童专科医院专门开设“学习困难”门诊,往往“一号难求”。

  “学习困难”门诊开设的目的是什么? 该门诊如何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困难”问题? 家长如何识别孩子的这类问题并进行及时对症治疗?近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走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为有此类诉求的儿童和家庭探寻对策。

  “学习困难”成儿童精神科共性问题

  近年来,儿子小凯(化名)注意力不集中带来的“学习困难”问题,已成了徐女士一家的心病。虽已带孩子辗转多家医院多个门诊,但孩子的学习成绩始终没有提升。日前,徐女士一家走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以下简称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主任崔永华的门诊,期望能为孩子量身定制更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以应对进度和难度都在加大的学业挑战。

  小凯今年读小学5年级,对自己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有所知觉。问诊中,徐女士告诉崔永华,早在幼儿园阶段,夫妻二人便发现孩子的注意力不太集中。“他常把b和d写反,做加法时经常遗漏进位,且很难纠正。”最初,他们经常因此批评孩子,“觉得不能理解。”

  小凯升入一年级后,老师提示徐女士:带孩子去检查一下注意力。2020年,她带小凯在某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被诊断为“多动症边界”,并进行了感统和注意力方面的训练,然而,一年多后小凯突破“多动症边界”,被确诊为多动症。

  为改善小凯的注意力问题,徐女士一家搬到学校附近居住,延长孩子的睡眠时间,每天早上带孩子跑步。此外,学校也与家长积极配合,上课时老师若发现小凯注意力不集中了,会借助提问或轻微的肢体触碰给予提示,日常小测、考试时,也会专门给小凯延长答题时间。

  令徐女士忧虑的是,随着小凯升入5年级,“学习困难”的问题更突出了。因多动症而产生的“学习困难”是如何体现的? 徐女士介绍道:“一次,老师留了20道计算题的作业,小凯在房间里做,我则在客厅时不时提醒他集中注意力,40分钟里,我提醒了他六七次,结果还是一道计算题都没做完。”叙述中,家长的焦虑溢于言表。

  当天,虽然崔永华出诊的并非专门的“学习困难”门诊,但记者发现,前来问诊的患儿虽病症不同,“学习困难”却几乎是共性问题:有的孩子因为“一让学习就哭,不愿意拿笔”等问题被家长第一次带进医院精神科;有的孩子已被确诊为多动症,自述在教室里不听话、乱跑、大吼大叫;有的孩子患有抽动障碍,学习压力一大,抽动症状就会愈加频繁;有的孩子被家长质疑“智力减退”,且厌学情绪明显,“高一只上了7天就不肯去了”;还有的孩子表面看是不能控制行为、疑似多动症,实则是孤独症谱系障碍,虽然智商没问题,但是不懂规则、我行我素,已经被学校建议居家干预。

  记者深切感受到,“学习困难”门诊一号难求的背后,是孩子和家长旺盛的需求及因“学习困难”带来的种种焦虑。“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学习困难’问题也在其中。”当天下午5点,送走最后一个患者,崔永华告诉记者,“当前15%~20%的孩子存在‘学习困难’问题,随着家长对这类问题认识的加深,加之‘学习困难’背后很多心理疾病都属于慢病,不是一次问诊能解决的,所以求诊群体越来越大,挂号难,一年到头没有淡季。”

 开设专病门诊提供更系统的诊疗方案

  几年前,北京儿童医院从诊断和治疗的严谨角度出发,率先在精神心理科设立“学习困难”专病门诊,希望能为这类儿童提供更加综合完善的检查与治疗方案。

  近两年来,“学习困难”门诊在上海、江苏、江西、湖北等地儿童专科医院精神心理科陆续开设。在社会看来,此类门诊能通过专业手段找出问题的核心,从而提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给受其所困的儿童青少年及家庭带去希望。

  虽然很多家长意图通过诊治实现“学渣”逆袭,但专注于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20年的崔永华却直言:“并没有‘学习困难’这个病,这一问题其实是很多疾病所造成的现象和结果。”

  有人将“学习困难”简单概括为“智力正常、学习成绩差”。在崔永华看来,这个说法不准确也不全面。他表示,造成“学习困难”的是各种精神心理类疾病,包括学习技能障碍(儿童在阅读、书写、拼字、表达、计算等方面的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抽动障碍(抽动症)、孤独症谱系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等病症。

  问诊时,崔永华总会提问家长:“今天来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而家长的回答均主要集中在“学习”二字。在他看来,这正是开设“学习困难”专科门诊的主要原因。

  “比如,最常导致‘学习困难’的是多动症,但家长带孩子来看病,很多时候不是为了看多动症,主诉都是学习不好;有的孩子已经得了抑郁症,但家长的主诉还是学习不好,最希望解决的基本都是学习问题。”崔永华介绍,除此之外,还有的家长对精神疾病有顾虑偏见,不愿给孩子挂精神科,开设“学习困难”门诊也有助于消除家长这类顾虑。

  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下分多个亚专业,包括抽动障碍门诊、注意缺陷多动门诊、孤独多动抽动专业门诊、青春期心理门诊等。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导致儿童出现“学习困难”问题的诸类疾病,精神科各个科室都在接诊。

  “‘学习困难’专病门诊的开设,更大意义在于为这类儿童提供更为系统的诊疗方案。”崔永华告诉记者,针对有这一诉求的患者,首先要寻找其病因,“‘学习困难’本身并非特定疾病,我们成立门诊后,专门研制了一套筛查工具,并制订了相应的诊疗流程和操作规范,从而便于找准病因,对症对因制定治疗方案。”

 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教育方式能降低风险

  针对“学习困难”问题的治疗,有希望也有遗憾,有的效果理想,有的不乐观。崔永华举例道,病症因多动症导致,对症服药两三个月后有的孩子能呈现立竿见影的效果;也有的孩子治疗效果不明显,如阅读障碍等学习技能障碍疾病,就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有所改善。“相对来说,多动症、抽动症、抑郁症等疾病导致的‘学习困难’有药可医,规范治疗效果较明显;而如果被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则可能不乐观。”

  家长们也常常纠结、自责:是不是自己的教养方式不当导致孩子成为“学困生”? 是不是与自己没提前做好预防有关? 对此,崔永华表示,“学习困难”相关心理疾病病因多,且尚不明确,很难找到根本性的预防措施。以多动症为例,它是导致“学习困难”最常见的原因,多动症源于大脑发育问题,而不是心理问题,与家长教养方式关系不大。

  “家长无须自责,但确实需要高度重视并科学对待。”崔永华表示,“在门诊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孩子已经出现问题,家长却觉得孩子没问题。”崔永华提醒,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智力与努力程度总是不成比例,家长就应警惕。他强调,“学习困难”若不及时干预,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业成就,进而也会影响其进入社会后的职业发展。“学业受影响后,往往会导致孩子在群体中处于低等水平,容易自卑、容易被训斥批评,比别人更容易经历负性评价,从而不利于其人格健全,甚至产生更多心理问题。”

  在门诊中,记者也感受到家长对治疗效果的迫切心情。很多家长催问:怎么能看出孩子好转? 孩子的某个症状什么时候能彻底消失?崔永华总会回答,“不能要求完美”。

  崔永华直言:“很多家长比孩子还容易焦虑、情绪失控,这些对孩子是不利因素。家长不当的养育方式会影响治疗效果,这种案例比比皆是。”为了科学指引家长,每次出诊崔永华都会详细嘱咐家长注意事项,并通过开办空中课堂、家长培训班等为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教育。

  他提醒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实施良好的教育方式,肯定有助于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降低孩子发生不良问题的风险。导致“学习困难”的这类疾病,均需要漫长的治疗过程,一定要按时就医,不可随意停药,需要根据孩子的症状、体重和用药效果不断调整治疗方案,才能收获更好的治疗效果。(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周韵曦)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