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水上雅丹”
三江源,昆仑山,柴达木……在辽阔青海藏区,你不难找到气吞山河的壮美。与之相伴的,高寒缺氧,地广人稀,多民族交汇,又给她带来百种千样的深度贫困。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卓绝的环境,反而托举起一片熠熠生辉的精神高地:“两弹一星”奉献精神、可可西里坚守精神、玉树抗震救灾奋斗精神……在这里孕育、屹立,激励来人。
时光荏苒,这片热土如今又书写新的奇迹:截至2018年底,青海藏区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18.13%下降到4.2%,创造了青海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
改天换地的背后,一幅大力抓党建促脱贫的生动图景徐徐展开。
01
有个好支部,短时间内就有大变化
高原四月天,残雪依稀寒意浓。屋外阳光明媚,一进屋,开起暖气才待得住。过去,比这气候更冰冷的,是贫困数字——
青海藏区占青海省总面积的96%,包括6州30个贫困县(市、区),行政村有1642个,贫困村曾占1150个。
贫困程度深,但绝非坚不可破。拔穷根的关键,是一个个支部。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朱治国说:“有个好支部,村里短时间内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几年前,因光伏企业占地,乌兰县柯柯镇西沙沟村得到600万元补偿款。对一个汉、藏、蒙、土、回等多民族杂居的贫困村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巨款。自打补偿款下来,要求分钱的声音不绝于耳。
“分钱就好比拆了飞机卖零件,钱不能分,绝不能打水漂。”见多识广的村支部书记包永军打定主意。一边挨着骂,一边谨慎考察,村“两委”拿出430万在县城商业街购置了13间商铺。
如今不仅资产升值,村集体每年还有可观的租金收入,村里人养老和医疗保险有了着落,2018年脱贫摘帽。“这步路走对了!摊上一个好班子好书记!”大家明白了包永军看家守业的苦衷,发展思路也活络了,全村四分之三人家已买上了私家车。
“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为适应新形势下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要求,省委省政府把村‘两委’班子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进行谋划部署。”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宇燕表示。
省委组织部抓住2017年村“两委”换届契机,一线督导、分类推动,一批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 愿意为农牧民服务的优秀人才进入班子。对无人可选的27个村不降格以求,从县乡机关事业单位遴选27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
换届后,青海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43.84岁,趋于年轻化;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99%,较上届提高0.55个百分点;8千余名致富带头人和返乡高校毕业生等进入“两委”班子,平均每村2人。
在见惯“孔雀东南飞”的青海,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才仁东德布便是其中一位。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德令哈市蓄集乡伊克拉村,一个纯蒙古族聚居的村子。他的到来,让世代放牧为生的家乡,发展起了第二产业。
他牵头开办的加斯乐雕刻装饰品有限公司,去年吸收5位村民务工。村民发现,这位80后小伙不善言谈,但干事实在,“很攒劲”。2017年,28岁的才仁东德布众望所归,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在老支书帮带下,每月25日固定开展党日活动,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村里欣欣向荣。“想再多吸收一些年轻人。”他“锁定”村里20多名在读大学生,为村子的将来做打算。
为建强村支部,近年来,青海省提升村干部报酬,大力加强村级组织阵地建设,让村支部有人坐班、有阵地议事。如今,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年度报酬达到当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5倍。
“多年前,刚任书记那时候,一年2千块,章子揣口袋里,走哪就到哪里办公。”乌兰县都兰河村村支书刘立君说,现在已大为改观,村干部专职坐班,一心抓脱贫,全村贫困户人均收入已达8970元。
为提升村“两委”班子脱贫攻坚本领,青海打出“强筋壮骨”组合拳:组织3023余人赴江苏华西干部学院培训,对全省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全覆盖培训,开展“万名村干部能力提升”工程等,近年来累计培训村“两委”主要负责人7107人次。
从山东、四川学习一圈后,周统寿开窍了。他是德令哈市柯鲁柯镇安康村村支书,过去没有发展思路,2016年前村集体还是零收入。回来后,他流转土地、平整撂荒地,联系公司发展藜麦种植,一下子点土成金:“村集体账上有14.9万,外面还有70万债权。”
02
按需选派第一书记,移除脱贫“拦路虎”
雄踞青藏高原腹地的玉树州,正逐渐远离地震伤痛,但雪灾阴影依旧徘徊。早年间,一场雪灾,多少牧民一夜成了绝畜户。今年春节,玉树再遭雪灾袭击。打通生命线、补给饲草料,是抗灾保畜头等大事。
相比以往,玉树市上拉秀乡玛龙村的牧民要淡定多了。合作社有饲草储备,救灾物资也及时分发,这些物料的中转站,就是村里的精准扶贫综合超市。
扶贫超市是在前任第一书记恒兴伟牵头下,由省公安厅交警总队高速公路交警支队为村里量身帮扶的。2015年寒冬,恒兴伟从交警支队政委岗位上,来到玛龙村担任第一书记。
站上平均海拔超4200米的玉树,睡觉变得困难,说话成了一项体力活。顾不上这些,恒兴伟一进村就带领工作队对全村327户逐一走访。他要弄明白:玛龙村挨着省道、草场也平坦,为啥还落后?
一圈走下来,病根找到:一是没有实体经济,二是雪灾影响畜牧业。他根据村民发展意愿和能力精准施策,规划建设扶贫超市、争取就业岗位、加强技能培训,拽着村民往脱贫路上走。
3年的扶贫成绩单显示,玛龙村人均收入从2519元提高到6549元,贫困人员由零就业增加至60人。
建强组织、精准扶贫、为民服务、推进治理……许多像恒兴伟这样的第一书记正发挥着脱贫攻坚生力军的作用。自2015年9月以来,青海坚持派需结合、因村组队,两批近1.5万名优秀干部担任了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
选派对症下药,对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的,选派熟悉党群工作的干部;对产业和集体经济薄弱的,选派熟悉经济工作的干部;对矛盾纠纷突出、社会发育滞后的,选派熟悉社会工作的干部,帮贫困村移除脱贫“拦路虎”。
“来村里当第一书记,不给我们办点好事实事,我们可不答应!”3年多前,来到乌兰县西里沟镇东庄村,第一书记李积忠刚进村,村民就给他来了个“下马威”。党员活动室乱得像仓库,贫困户等靠要,边缘户意见大,矛盾纠纷多,这是出了名的后进村。
从县政法委来到村里,李积忠就是来治乱的。他从建好支部入手,规范化布置党员活动室,时常跟村干部碰头研究发展思路,推动1户党员带动5户村民,宣讲政策。村民发现了变化:“以前没见党员做过啥,现在不一样了。”去年,村集体有了40万元收入,贫困户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2237元提升到2018年的11651元。
“有一回,村里的桥塌方了,没有通知,大家都自发来帮忙。现在,村民也会叫我去家里喝茶、吃饭了。”村班子有了凝聚力,李积忠感到欣慰。
为让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扑下身子工作,青海省委组织部出台举措,严管厚爱。要求驻村干部每年不少于200天吃住在村,防止“两头跑”“两头挂”;落实专门的工作经费、生活补助,按规定为驻村干部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定期进行体检,有效解除后顾之忧。同时要求各派出单位当好坚强后盾,帮扶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
上雪山,进草原,闯戈壁,抱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念,奋战在藏区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脚步踏遍高原,真心交付群众,用火热的干劲融化着一处处贫困坚冰……
海晏县金滩乡东达村过去是海北州出了名的贫困村。通过建强村“两委”班子,探索实行党员好事坏事记分制,促进党员发挥作用,并积极壮大村集体经济,东达村实现脱贫。图为东达村党群服务中心和村集体的食用菌大棚。(本报记者 魏杰 摄)
“要改变乡亲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种方式。”海晏县金滩乡新泉村是一个农业村,第一书记李永兴流转土地4800亩集约化种植养殖,将“百人种百亩地”转变为“十人种千亩地”,同时鼓励村民多元化发展,种植、经营、运输等小实体遍地开花。
地处三江源核心区的达日县窝赛乡依隆村,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大家不能等着天上掉馅饼啊。”针对牧民懒得动、不想学的贫困根子,雷厉风行的第一书记万玛加反复动员,从2016年开始发展牧草种植,当年户均增收1600元。过去靠天靠地靠牛羊,“现在没想到卖草也能挣钱啊!”牧民的脱贫之路,豁然开朗。
03
近半村集体经济“破零”
持续增收有了“聚宝盆”
脱贫致富靠产业。但踏上高原,你会发现,在这里发展产业,兴许比研制原子弹还要难。
海拔高,无霜期短,既不靠着市场,又不连着资源。种上一亩青稞或油菜,收成不到200元。想发展新品种,没准还会遇到村民干脆的拒绝:“不种,种死了咋办?”
如何向这片雪山瀚海要效益?一个个村党组织站了出来,因地制宜、先行先试,用鲜活实践给出答案。
“知道能挣钱,但没想到能挣这么多。”看着大棚里一盆盆长势良好的牵牛花苗,德令哈市柯鲁柯镇金原村党支部书记盛国朝喜不自禁。
德令哈市柯鲁柯镇金原村2018年上马市政花卉种植项目,去年出产20万盆,收入可观。现在,村民的水费由村集体给交,养老保险给每人负担100元。图为该村种植花卉的大棚本报记者 魏杰 摄
以前,村里没有发展村集体的意识和思路,上届村“两委”班子索性把村集体大棚出租出去,一个棚一年租金收入才3千元。新班子上任后,赶上“破零”工程开展,驻村干部一起帮着考察,2018年上马市政花卉种植项目。
“一个棚种5万盆,一盆卖2块5,算算现在这一个棚能挣多少钱?”盛国朝细细算着:“去年出产20万盆,冬天再种些细菜,除去成本和30名村民的务工费,村集体收入22万元。今年,我们要扩大到30万盆咧!”
老党员赵怀福快70岁了,他喜欢每天来大棚里转转,帮着拌土、施肥,“现在村民的水费都是村集体给交,养老保险给每人负担100元,老百姓得实惠了!”
2017年,青海省高规格动员、高层次部署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截至目前全省45%行政村实现“破零”。
针对藏区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困难,“破零”工程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村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探索创新集约化经营、物业经济、乡村旅游等7种发展模式。在此推动下,特色种养、生态文旅、民族特色手工在许多高原村落生根发芽,现代服务业、新能源产业等也屡见不鲜。
在德令哈市柴达木东路与黄河路交叉口,一栋5层商业大楼看上去有些与众不同。不是政务中心也不是写字楼,旋转门一侧的标牌显示,这是河东街道东山村党支部、村委会所在地,是村集体资产。
东山村是城中村,人均耕地0.38亩,无地无资源,原本村集体一穷二白。党支部书记童学成瞄准地处城郊的区位特点,将钱放在银行撬动金融杠杆,硬是从夹缝中发展了起来,成为拥有物流园区、商业大厦的富村,2018年村集体收入达218万元。
其实,东山村村民进城务工近便,每户脱贫问题不大。但童学成却没有放任村集体不管:“大河流水,小河才能满。村集体发展了,老百姓的事才能第一时间解决,村支部才更有号召力。”
2017年,村民蔡邦财突发脑溢血,急需到西宁转院治疗却无力支付高额费用,村支部开会研究后雪中送炭,使他得到及时救治。一年大雨过后,一位村民的房屋出现坍塌迹象,由于申报危房改造项目流程较长,村支部赶紧筹措资金,帮忙盖起新房,安全渡过雨季。
村集体的“强壮”,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加上了一道“安全阀”。还有的村集体已经从小打小闹发展为规模经营,为推动群众持续增收埋下了“聚宝盆”。
孙仓的生活出现转机,就始于村集体企业的壮大。
他所在的乌兰县柯柯镇中村,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从青海海东搬迁过来的移民村。过去,孙仓一家一直徘徊在贫困线上。女儿瘫痪,妻子多病,一家人靠着孙仓的打工收入为生。年过五旬之后,活儿越来越难找,日子越过越紧巴。
2012年,村党支部书记雷有德联合周围4个村筹措资金,通过公司加农户模式,开办环宇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由于符合环保要求,公司发展势头很猛,现有120余名村民长期务工。孙仓也在其中,这份工作对他像是量身定制:“做了5年焊工了,一个月工资6千,家就在跟前,走路几分钟。”
04
组织牵线,各方力量齐支援
2017年,海晏县金滩乡党委有一个惊喜的发现:“在家门口打工的村民逐渐多了起来,这说明乡里出现了很多尕企业、尕老板(尕,意为小)!”
自然禀赋匮乏的藏区,更需挖掘人力资源。如何发挥能人的能量,助力脱贫?
乡党委牵头,组织59名“尕老板”成立“能人议事会”,乡里给企业注入发展资金,企业拿出一部分利润返还帮扶贫困户。帮扶不帮懒汉,打工3个月以上或学成一门技术的贫困户,才能获得这笔分红。
组织一牵线,没了贫困户,多了手艺人。生产要素碰撞发酵,还促进了经济发展。“5年前,全乡总产值6千万元,去年达到3.3亿元。过去,贫困户的政策性收入占大头,现在,六七成都是自己挣的。”乡党委书记靳有元细数着变化。
德令哈市蓄集乡伊克拉村是一个纯蒙古族聚居的村子。80后村党支部书记才仁东德布的到来,让世代放牧为生的家乡发展起了第二产业。图为他牵头开办的加斯乐雕刻装饰品有限公司。 本报记者 魏杰 摄
为发挥组织优势,凝聚多方资源,青海建立“一联双帮三治”扶贫工作机制,省领导带头全覆盖联点,单位帮村、党员帮户,选派干部驻村治穷治弱治乱。各州县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使贫困村一线有干部、后方有靠山。资金、项目、企业、干部……在党组织引领下,各方资源汇入脱贫洪流,形成强大推动力。
“天空之境”茶卡盐湖坐标乌兰县,这两年“打卡”游人逐年攀升。铜普镇都兰河村村民想不到,村子离盐湖70公里开外,也吃上了“旅游饭”。
乌兰县所在的海西州工业底子好,企业多,州里开展了“联企兴村1+1”活动,组织企业和贫困村结对帮扶。都兰河村在全州贫困人口最多,联姻对象是实力雄厚的茶卡盐湖旅游公司。公司把装热敷盐袋、做盐雕工艺品的活儿,放在了劳动力富集的村里。
在家门口挣钱,村民热情很高,很快便供大于求。村支部又协调,装热敷盐袋由60岁以上老人来做,做盐雕的分成3组,一组做一周,一周一轮换。
“群众不是不想脱贫,而是不敢投入、没有平台。”乌兰县政协副主席、铜普镇党委书记王建军深有感触:“这就需要党组织站出来,搭好平台,扶一把。”
尽管院子里的雪还没化,但屋里烧着煤炉,暖和得很。走进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桑杰本家里,酥油飘香,家居齐全,已经看不出贫困户的模样。
46岁的桑杰本会放牧但缺资金,过去一直围着几只羊打转转。帮扶双管齐下:拨付产业到户资金购买32只羊;由兽医站提供技术保障。现在,桑杰本家的羊翻了倍,有60只了。
“还有什么困难吗?”
“再没有。”桑杰本脱口而出,皱纹里都是笑意。
“越是贫穷的地方越要有坚强的靠山,群众才有战胜困难的信心。”村党支部书记尕藏达哇说的靠山,就是党组织。
雪域大地,党旗高扬。我们相信,在各级党组织引领下,在藏区儿女生生不息的努力下,贫困坚冰必将步步退缩,消失在这片土地上!
奇石博览
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