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脱贫攻坚 > 正文

西北政法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基层调研金融扶贫工作

文章来源:陕西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7-30 08:20:40

让青春在助力脱贫中绽放光彩

——西北政法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基层调研金融扶贫工作

38c25d72-1790-46ba-8c94-2711b1885b10.jpg

队员们向村民了解情况。本报记者 甘甜摄

本报记者 甘甜 实习生 王泽心

调研摸实情,青春助脱贫。7月15日至25日,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委托,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山阳县、柞水县的6镇14村,开展金融助力脱贫攻坚专项调研活动。

发挥所学 服务群众

“社会实践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有效载体。”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赵健在2019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出征仪式上如是说。

经济法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由该学院16名学生、3名老师组成。调研活动中,队员们发放问卷共计700余份,入户调研百余户,围绕“脱贫攻坚下的金融支持及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范法律机制”主题,深入了解山阳、柞水两地金融扶贫工作成效和存在问题,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为后续课题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谢谢实践队的师生们,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金融扶贫有关政策和法律知识。”在问卷调查和入户走访的过程中,队员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向村民普及征信有关法律知识和失信后果,并为村民答疑解惑,获得村民普遍好评。

在柞水县西川村木耳小镇,队员们参观了西川现代农业园区、木耳博物馆和现代化种植园,了解当地以木耳种植为依托、培育特色优势扶贫产业有关情况。

队员们了解到,以前,当地农业受到地理条件限制,很多农户都是“靠天吃饭”,发展产业收入微薄,因此不敢扩大经营。柞水县政府为防范农业风险,大力发展木耳产业,为农户统一购买了农业保险,避免农户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而产生经济损失。

“农业保险是农户发展产业的‘定心丸’。”队员们在调研中普遍感受到,在发展产业中大力推广农业保险,对于控制农业生产风险、稳定农户生产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推动产业扶贫项目进一步市场化、规模化,促进产业扶贫项目可持续发展。

脚踏实地 了解实情

“奋战在基层一线的扶贫干部特别是金融领域的扶贫干部,是我们的实务导师。”社会实践队带队老师、经济法学院副院长王莹莹副教授希望队员们在调研活动中多听、多问、多观察,认真向扶贫干部学习。

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深刻感受到扶贫干部无私奉献、勇担重任、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

柞水县杏坪镇副镇长任湘湘主管扶贫工作。为了脱贫任务如期完成,她常常加班到深夜。在杏坪镇,像任湘湘这样的干部还有许多,在他们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杏坪镇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该镇村村通路通水通电,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基本完成,危房改造任务基本结束,贫困户纷纷脱贫致富。

在山阳县双寨村,队员们跟随村干部开展入户调查,了解金融扶贫有关工作。

“国家的政策好呀,给咱老百姓提供扶贫小额贷款。我去年种魔芋,靠贷款解决了资金紧张的难题。村干部还经常对我进行农业技术指导,十分关心我的收成。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尽快摆脱贫困,日子越过越好。”双寨村一位村民笑着告诉队员们。

“对于不了解扶贫小额贷款的群众,我们会细致地向他们解释政策,正确地引导和帮助他们。” 长期扎根基层从事金融扶贫工作的山阳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孔宪桥说。

收获满满 铭记初心

社会实践队还结合调研实际,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不是走过场,只有俯身于脚下的土地,了解基层问题,倾听群众心声,才能真正有所收获。”经济法学院第二团总支书记蔡奇轩说。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们走出校门,发挥专业优势,帮助贫困户了解金融法律知识,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尽一份力,这十分有意义。” 实践队队员许京京表示,要尽快形成调研报告,便于后续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我们感受到了农村扶贫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深刻体会到了金融扶贫对于脱贫攻坚的有力支持。”实践队队员佟昕说,“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当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将实现自身价值同服务祖国人民相统一,努力学习,增强本领,让青春之花绽放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