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艺术 > 正文

商洛历史名人

2024-04-23 21:31:39

来源:李政权

      契帝喾之子,佐禹治水有功,帝舜“封之于商,赐姓子氏”,授为司徒,敬敷“五教”,掌管以礼教民,故商地有“敷教名区”之称,契有“教育鼻祖”之誉。《史记·殷本记》:“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于百姓”。汉郑玄《集解》注:“商国在太华之阳。”魏晋人皇甫谧亦谓:商国“今上洛商是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说:“丹水自上洛经商县南,契始封此。则斯地为司徒所封之国也。”唐代萧德言著《括地志》:“商州东八十里商洛县,本商邑,古之商国,帝喾之子契所封也。”民国时商地有契庙、玄王庙、虞司徒祠,称祭契之日为“玄鸟节”。
      相土契祖孙三代均封商。《史记·殷本纪》称:“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荀子·成相篇》载,昭明始“居砥石,迁于商”。宋忠《集解》称:“相土就契,封于商。”《世本·作篇》载:“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近代学人傅运森之《世界大事年表》载:“相十五年(前2132)商侯相土作乘马,遂迁于商丘。”由于相土在境内发明马拉车,贸易日臻兴隆,故世传商业一词即发端于商国人熟操之业。《诗经·颂》:“相土烈烈,海外有截”。
商高黄帝二十五子之昆孙,周成王时封于商,“以地得姓”称“商子”。“商子精数学《周髀》,衍其说为《算经》”(见康熙《续修商志》卷八。《国语》亦谓:商高“司商”。《周髀算经》为“算经十书”之一,是我国早期之天文历算著述,主要阐明盖天说和四分历法,首次提出在直角三角形中勾三股四弦五的关系,为世界最早使用勾股定理者。《周髀》有周公、商高问答;《晋书·天文志》亦有记载。
      商鞅(约前390~前338)战国时政治家,卫国人,公孙氏,原称卫鞅或公孙鞅。初事魏相公叔座为其家臣,后入秦说秦孝公变法,任左庶长,擢大良造。孝公二十二年(前340年),鞅大破魏军,因战功“封之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史称商鞅。商於15邑之邑治,在今丹凤县城西2.5公里之古城岭,建于秦孝公十一年(前351年)。商鞅相秦十九年,辅佐孝公变法治国,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又严刑竣法,推行连坐。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但却抑制了贵族利益。孝公死后,公子虔等诬陷商鞅谋反,太子驷继位,即下令捕鞅。商鞅逃至武关,客舍惧商鞅所订之法“舍人无险者坐之”不纳。后商鞅投魏遭拒,遂返封邑组织军队,自老君峪北出击郑(今华县东),占领郑城。因郑城贵族偷开城门,鞅兵败被俘,死于“车裂”,且被灭族。商鞅虽死,其功不可没,秦国因两次变法而强大,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础。毛泽东称商鞅为“中国首屈一指的改革家”,王安石诗颂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唐秉、崔广、吴实、周术四人秦末隐居商山,年皆八十有余,须发皓白,世称“商山四皓”。《史记·留侯世家》和《陈留志》典籍注载:庾秉,字宣明,常居园中,因号东园公,襄邑人;崔广,字少通,隐居夏里修道,故号夏黄公,齐人;吴实,字子景,居绮里,号绮里季,轵人;周术,字元道,号甪(lù)里先生,轵人。原为秦博士,掌古今史事待问及书籍典守,因避始皇“焚书坑儒”共入商山。刘邦称帝之初曾召“四皓”佐政,“四皓”因其“轻士善骂”,不愿受辱而不应召。后刘邦欲废太子刘盈,拟传位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盈母吕后用张良计,派盈舅亲至商山“卑词厚礼,迎此四人”。“四皓”见盈恭敬爱士,决然出山佐之。刘邦见太子“羽翼已成”未废。刘邦死后,刘盈即位为汉惠帝。吕后感恩“四皓”辅佐有功,拟对“四皓”委以重臣。“四皓”不愿受封,仍返商,过“岩居穴处”、“紫芝疗饥”的隐居生活,直至终老商山。“四皓”墓位于今丹凤县商镇。汉惠帝亲为“四皓”立碑。唐代柳宗元、宋代王禹偁等名家亦为“四皓”写碑文,盛赞其“知进知退”的高风亮节。
      泉企北魏上洛丰阳人。南北朝时商洛籍五将军(泉景言、泉企、泉元礼、泉仲遵、王辩)之一。曾祖泉景言是魏建节将军。泉企12岁时,便由北魏宣武帝下诏为丰阳县令。孝昌时(525~527)率兵讨平上洛郡守萧宝寅叛乱,以功拜征虏将军,并任淅州刺史和东雍州刺史。孝武帝初(约532)任洛州刺史。魏帝西迁后,泉企又平息了泉岳等人的谋反,后被晋爵为上洛郡公。武成初卒,谥曰庄。
      王辩(562~617)洛南石门庵沟人。南北朝时商洛籍五将军之一。祖父陕西蒲城人,经商为业,西魏时多次资助军粮,被封为清河郡太守。王辩少时喜读兵书,善骑射,成年后投军,北周时屡立战功,授帅都督。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升任大都督。仁寿年间(601~604)授车骑将军,平讨契丹贵族王谅反隋后,隋文帝赐爵武宁男,三年后升尚舍。隋炀帝征讨吐谷浑时,拜其为朝议大夫,辽东之战后功加通议大夫,不久又为武贲郎将。大业十三年(617),王辩和王世充统领隋军于洛口仓(今河南省巩县东北)与义军李密作战,已攻破李密义军外围,不料王世充鸣金收兵,李密乘机率军反攻,隋军大败,王辨率余卒退至洛河岸,因桥坏,在涉水渡河中被义军拉下战马,李密率军前后夹击,王辩死于洛水中,时年56岁。王辩死后葬洛南将军帽山下。清同治十三年(1874)树碑今尚存。现被列为洛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韦善俊(658~?)武则天时(624~705年)京兆(今长安县一带)人,后徙居洛南县,唐朝著名医学家。一生斋奉道法,精长桑之术,曾从师孙思邈。武周天授年间(690~692)被选入宫为武则天治病,授封为“太医”。不久辞去太医,归隐洛南城西,为民疗疾。他开荒种药,遍尝辛酸辣苦之味,细察风寒湿燥之性,总结百草药方治疗民疾,深受人民尊崇,誉他为“南药王”。称其种药之山为“药籽岭”,韦善俊死后,墓葬“药籽岭”头。人们为祭祀这位神医,在其墓前兴建“药王庙”。明正德年间(1506~1521),后人又在洛南城西北隅另建“药王庙”,内塑药王孙思邈、药圣韦善俊像。庙门楹联书:“丹书下九重,自昔封王称圣;素问传一脉,于今济世活人。”“仙境非遥,药籽粒埋韦氏垄;春风又到,杏花俨放董公林。”颂扬韦善俊的精深医术和高尚医德,《列仙传》及《陕西通志》均载其生平事略。
      杜无业商州人。唐代名僧,13岁登坛讲经,时人称为神童。成年后,不辞劳苦,涉足江南、长安,拜访名僧。先从学玄素,后游访长安。长安众僧敬慕其才学人品,推举其任“两衔大德”。北游上党(今山西省境内),节度使李抱真亲临接待,并向他请教佛法,邀其主持上党教务,被谢绝。后赴山西汾州(今山西隰县)开元寺禅居。此间,宪宗两次召见未去。长庆元年(821),穆宗备礼,派使者多次邀请,他实在难以推辞,笑对使者说:“行即行矣!”当夜端坐而逝。穆宗得悉后,深表哀怜,追封其为“大达禅师”。佛门后世将他尊奉为元业宿尽尊。南宋绍兴四年(1134),高道素录刻《江阴军乾明院罗汉尊号石刻》碑,开列五百罗汉牌位,杜无业被列为第61位罗汉。
      张鹏(1390~?)祖居眉县,元末其父任洛南主簿时即徙居于洛南县张河乡。20岁为县学生员。明永乐十五年(1417)乡试榜贤书,后赴京在皇室子弟学塾南宫学习结业,在工部任职,后授浙江道监察御史。在巡视各省吏治中,张鹏曾经检举揭发独石总兵李谦的怯懦,上疏朝廷,奏请严饬军律;并亲督晋冀各地,加强防守。使云中(今山西大同)、上谷(今河北怀来县东南)一带,地方治安井然,人民安居乐业。后因水法事失实,被以“高言罪”贬官谪守虔阳(今江西赣州)。复职后又巡视辽左(今辽宁一带),选地设防,有效地制止了异族入侵。明英宗曾授其文林郎。张鹏在巡视广西时,极力倡导抵御外来侵略,使广西一带秩序得到安定。后任山东按察司宪使三年,政声显著,升为通议大夫。后又调任山东布政司左布政,主管征收税赋。虽达官显贵,但布袍常服,饮食寒素。好友曾劝张为子孙购置田产,张正色拒绝。三年后辞职还乡,改易旧服,自号“存恕道人”。死后其后裔建起墓园,民众称“御史坟”。墓前雕有石碑楼、石马、石羊、翁仲等雕像。
      南镗商南人。明成化十六年(1480)举人,二十年中进士。初任吏部主事郎中,后升为河南左布政使。因抵触权势显赫的宦官刘谨,遭锦衣卫(特务组织)逮捕入狱,几乎被杀。释放后,迁南太仆寺卿(掌舆马及马政之官),但又蔑视、得罪刘谨,被罢官,放归乡里。刘谨倒台后,南镗多次被举荐为官。但他操守自持,不为所动。晚年在家乡抚育子弟成长,并建立学塾,教乡人子弟读书。生活清苦,布衣蔬食,深得乡人敬爱。
      薛国用(?~1622)洛南县寺坡乡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中进士。初任襄垣(今山西省东南)县令时,正值饥荒年,灾民大量流移外地,耕地荒芜,薛国用便向潼关富翁贷来黄金数百两,购回耕牛和种子,及时召集流民返乡垦田,重建家园,安居乐业。不久调任江陵(今湖北江陵县)知府,因政声显著,入京任礼部祠祭司主事,后升兵部车驾司郎中,不久离京任开原(今辽宁开原县)、赤城(河北赤城县)道检事,分守辽海道(治所驻辽宁开原)左参政。泰昌元年(1620)十月,以右检都御史之职巡抚辽东。薛针对一些守城将领怯懦饰诈,不肯出力,而上疏朝廷,直陈时弊。天启元年(1624)四月,改任兵部右侍郎兼右检都御史,带病视事,经略辽东。不久辞职告养通州(今北京通县),次年(1622)终,葬于楼底村(今寺坡乡),遗著有《黄龙纪事》。
      邵可立(1556~1626)商州人。自幼天资聪颖,好学上进。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中举,二十六年(1598)中进士,任山海关兵部主事。主持修复“天下第一关”城楼,使城防得以加固。他创建“文昌书院”,购古今藏书以教诲当地优秀子弟。关心民众疾苦,四次减免赋税。宦官魏忠贤,民怨甚大,邵可立不畏权势,廉直刚断,三次上奏朝廷,揭露罪行,致其弹劾罢职。因此受到天启帝的赞赏,被晋升为员外郎,后调任山西布政使,统管一省财赋,为官清廉,家居淡素。晚年辞官回商州,宦官魏忠贤的同党崔呈秀仰慕邵可立的崇高威望,想借其势,许以厚禄,诱其出山,邵可立识破其不良用心,谎称有病予以拒绝。邵为官多年,两袖清风,家无积蓄。天启四年(1624),商州遭灾,饥民遍野,路有死骨,为表自己救民之心,他捐出皇帝授给的金带赈济灾民。天启六年(1626)病故。崇祯皇帝亲赐木匾,额云“干将莫邪,国之利器”,今藏商洛市博物馆。清康熙皇帝慕其贤名,赠授金匾予以褒扬。今山海关老龙头有其塑像。
      傅诗(1779~1877)山阳县户家垣人。六岁上学,每次考试皆名列前茅,乡里目为神童。道光十二年(1832)中举,初任礼泉教谕,后任本县书院山长二十余年。咸丰四年(1854),受陕抚命,抵商南组织团练,防堵太平军。后以功分发湖北,署通城知县。同治七年(1868)署随州知州,筑堤治理江河泛滥,民感其德。十二年调任天门知县,视事三年,诉讼大减。光绪初年,多隆阿、左宗棠等率部入陕镇压回民起义,委任傅诗筹办粮秣,傅诗献计献策,多所褒赞。总督巡抚联名保荐,拟举户部主事。光绪三年(1877)九月,病殁。诗性好古,喜藏书。在任礼泉教谕时,获虞恭公碑,拓刻于山阳,一时纸贵。
      程豫(1807~1889)山阳县高坝人。七岁入学,习试帖,学八股,道光七年(1827)县试名列前茅,更加笃志勤学,举“孝廉方正”。道光二十九年(1849),乡试中举。咸丰六年(1856),考取进士,改选山西。初任徐沟县知县,施政忠于职守,勤于试中举,兴修书院,补葺城郭;处理民事,听断严明,案无累牍,士民称颂。时山东堂邑宋景诗率白莲教起义军过境,程豫执行皇命,督率乡团严加防范,由是调任解州直隶知州。适西捻军张宗禹渡过黄河进入晋南,程豫动员当地团勇,倍加防卫,保地有功,复迁大同知府。时英法联军进犯北京,程豫与曾国藩、胡林翼遥相联络,为京后卫。大同地处内外长城之间,蒙古马贼不时群至杀掠,商旅视为畏途。豫到任伊始,锐意推行保甲,擒其首要处决,余众不究,软硬兼施,蒙人慑服。凡塞内外汉蒙之间地界争讼,程豫处之以公,秉之以法,积数十年纠纷,得程豫片言而解。经湘军将领鲍超保奏,转升雁平道,继任山西按察使。同治初,太后慈安、慈禧召程豫入京觐见,奏对称旨,颇得两宫称意,调任四川布政使。到任后力戒骄奢,杜绝行贿,赈济灾民,厉行政收支。声望所树,清廷拟简授河南巡抚。程以年老乞休,诰封荣禄大夫。
      陈绶(1841~1910)洛南县城西街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拔贡。次年入京应试,朝考一等,得七品京官加封四级,出任吏部考功司兼验封司行走。陈绶事亲至孝,初入京都任职,其父以其嗜酒而嘱戒饮。后来父亲病危,请假归省,回至家中,不幸父已辞世。于是20年滴酒不入。孝满入京复职后,因念其母年老多病,侍奉乏人,于是辞朝告归,在家中为老母付汤药40余日,母亲病故,他三年如一日断荤茹素。每逢自己生辰,总以为是“母难之辰,饮酒欢宴,于心何忍?”陈绶辞官回乡后,任洛源书院山长30余年。他博古通今,学识渊博,因材施教,名魁金榜者多出陈绶门下。陕西巡抚伊允升曾题以“商山齿德”,陕西学台朱为曾题“澹泊明志”以表其高风。陈绶工诗文,善书法,有《师竹馆诗集》、《师竹馆选录墨稿遗迹》、《师竹馆陈氏紫荫遗墨》、《陈竹馆草楷墨迹》和《洛南县乡土志》等存世。
      晏安澜(1851~1919)字海澄,镇安县北阳山庙坪人。自幼勤奋好学,10岁时去旬阳沙沟程西园学馆就读。后在县试和州试时均名列前茅。清光绪元年(1875)被推荐入三原宏道书院深造,省试中举,两年后殿试中进士。曾任户部山东司主事,莞榷司郎中兼司长,盐政院院丞,四川盐运使等职。晏安澜为官主持盐政30余年,殚尽竭虑,造诣颇深。他整顿淮北票盐,草拟整顿盐政办法24条,淮北盐销减价一半,使汝光十四州人民受益匪浅。他对盐法颇有研究,详细地考察的记载沿海一带的地理风貌,以及当时的食盐运销和产量产值状况。视察江苏、浙江、河南等七省盐场。著有《沿海产盐州县地理志》一书,调查解决老百姓因盐税繁苛,盐价高昂而吃盐困难的问题,百姓大喜,“行旅歌于途,商贾歌于市,农夫歌于野。”晏安澜在盐政上提出因地制宜的办法和产、运、销并重的措施,并据理抵制来自西贡、椰东等地的外商私商,努力维护国产盐利,在盐政方面的专著有《两淮盐法录要》。甲午战争时,他在清军行营营务处兼办督操,尽职尽责,军务井井有条。他还爱好诗文,其诗意深邃,气势豪迈。曾任清廷会典馆、礼制馆、宪政编查馆、资政院等纂修监修、顾问、咨议。诗文专著有《虚舟东行录》、《方山唱和集》。“万里南游良不负,载将墨妙满船回”的诗句,脍炙人口。晏安澜秉直、正义。清末,陕西蒲城发生县令无故殴打教员、拘捕学生、封闭学校事件。受害者赴京伸冤,一时投拆无门,晏安澜知悉后,主动协助呈奏,终于胜诉,使肇事者受到惩处。晏安澜一生俭朴,平日布衣布履,晏客时羹菜从简,对商州贫困亲朋却不吝解囊相助。光绪甲午(1894)年,晏安澜筹划在京城建设商山会馆,目的在于商州举子赴京应试前来歇脚,放置行李并联谊家乡之人。致函给商州知州保山李省自先生,得到资助三千金,乡绅士民捐六千金,他和吴怀清筹三千金,在皇宫南老墙根墼库的右方(今北京市宣武区“老墙根41号”),建起商山会馆,有碑为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晏安澜捐资修建镇安县高等小学堂(原安业书院)。其遗爱在民,有口皆碑。国史馆为其立传并纂写《镇安县晏海澄先生年谱》。今四川乐山牛华溪建有“晏公祠”,祠堂悬匾书“有功于民”。
      吴怀清(1861~1928)字莲溪,山阳县银厂沟人。祖籍湖北通山县湾里庄。乾隆间,祖父随移民定居山阳。父荫祥为人宽仁厚德,好善乐施,教子有方。怀清十二岁时,赴县书院童试,名列第一。商州知州闻其名,召致幕中办理文案,由是学问日长。光绪八年(1882)赴省乡试,考中举人。十六年赴京殿试,为三甲一等,例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任满秘书郎,京察一等二品衔。光绪二十八年为会试同考官,批阅考卷。次年,外放山东省乡试副考官。历任编书处武英殿协修,皇帝日常起居注实录馆纂修、国史馆校勘员总纂,学行严谨,秉笔直书。后为庶常馆提调,驻馆主理日常事务。不久以父丧返山,居六年。宣统二年(1910)应皇帝诏起复为翰林院秘书郎,又选从资政院议员,赏戴花瓴加头品顶戴,诰授光禄大夫。时辛亥革命起,清帝退位,吴以清室遗老自居,自号“哑道人”,绝口不谈时事,旅京专修《德宗实录》、《宣统政纪》、《关中三李年谱》,著书立说以自娱。有诗集《借浇集》刊行问世。怀清性孝友,笃乡谊,在北京京城和晏安澜先生一起,捐资创建商山会馆。在山阳板岩镇创办高等小学,后生多受其泽。其宦京数十年,解推不吝,乡人咸乐就之。
      周芝祯(1884~1932)丹凤县棣花镇两岭村人。民国六年(1917)入北京朝阳大学。求学期间受民主熏薮,立志革新,为国献身。返里任龙驹寨县佐,因深感振兴桑梓须从培养人才入手,弃政从教,任龙驹寨紫阳宫高等学校管理。十六年回本村创立朝阳乐育高等小学校。他聘请当地有声望的教师到校任教,招引古城岭以西,夜村以东六十多华里的学生就读,一时学校声名大震,武关等地的学生也舍近求远前来该校就读。校舍不足,他四处奔走劝捐,不仅本村及附近庙产、公房尽输该校,连走读范围以外的富户亦捐资助学。他还组织师生劳动建校,增建校舍18间。办学中,他反对死读书,力主接触实际,接触社会,先后组织师生走出校门,到社会上宣传禁鸦片、放足、剪发。倡导男生佩带“誓不与缠足女子结婚”徽章。在他的教育下,女儿周宝珊在校率先放足。民国十六年,中共商洛工委书记王柏栋回乡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在该校发展党员,建立地下党组织,该校成为先进分子之渊薮。民国十七年秋,应届毕业生在学校对岸丹岩石洞聚宴,洞壁崩塌,23名师生惨遭塌死。自此,他精神受到重创,于民国二十一年三月五日病故于省立医院。
      陈步云(1880~1952)丹凤县老君河人。16岁中秀才,废科举后报考陕西高等学堂,高才捷足,名列榜魁。秘密加入同盟会,公费赴日留学,适逢父亲逝世,守丧辍学。辛亥革命后,应邀为陕西省都督府幕僚,后还乡任商州中学堂教习,商县第一、第二高等小学校长。为振兴实业,曾与马骧等创办龙驹寨葡萄酒公司。国民二军胡笠僧将军率三秦健儿挥军河南时,陈步云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秘书兼豫西十三县税局局长,负责筹饷。民国二十八年(1939)四月,任商县县志馆馆长,主持编纂《续修商县志稿》24卷,保存了大批珍贵史料。之后,蝉联商县临时参议会议长。其时,省府向商县摊派军粮小麦2万包(每包200斤),然商县农民以粗粮为食,诚无力负担。陈步云抱病赴西安,几经曲折,终免巨额苛派。驻商县某师,欲拆东龙山双塔修工事,经他奔走幸免。时商县田粮管理处处长王子绍贪污公粮8796石,他义愤填膺,联络当地人士合力掀起震惊省内外的惩办贪污犯的学生运动,终使王伏法。民国三十六年,国民党实行“坚壁清野”,拟将棣花以东划为匪区,搞成无人地带,经他联络乡里奋力抵制幸免。
      马骧(1886~1964)龙驹寨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入陕西高等学堂读书,翌年加入同盟会。宣统二年(1910)在西安健本学堂任教,返乡组建同盟会商州分会。辛亥革命后,被选为省议会议员。民国二年四月,第一届国会在北京开幕,马骧为众议院议员。袁世凯解散国会,他东渡日本面谒孙中山,被委陕西招讨副使。民国六年,孙中山成立护法军政府时,任大元帅府参军。民国十一年黎元洪恢复国会时,马任众议院全院委员长。民国二十三年任察哈尔省政府秘书长。翌年任天津市代理市长。抗日战争爆发,日军攻占北平,马骧曾与河北省保安司令李文田联名通电,下令反攻,解北平之围。后返陕任西安红十字会会长。民国二十七年春,龙驹寨“黑煞道”作乱,他受省政府之托回乡安抚。思致乱之由,痛感乡人既贫且愚,即慷慨解囊,捐祖业水田15亩、旱田70多亩,命其三子马可民回乡创办私立仁义小学。三十一年又捐款兴建私立凤麓中学。聘用进步人士任教,造就一批有用之才。1986年,其子马一民秉承其父遗愿,向丹凤中学捐人民币1万元作为奖学金。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