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类信息 > 商洛 > 正文

商洛市社会经济发展成就喜人

2024-01-17 09:14:35

来源:商洛市发改委 李政权 郭斌 余晶

分享到:

        “十四五”以来,商洛市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省委、省政府对商洛“生态优先、绿色循环”的发展定位,聚力“一都四区”建设,社会经济的发展成就喜人。

一是做优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①按照现有企业扩能增效、尾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五条路径,将工业倍增计划分解落实到县区、到单位、到项目,以新材料、健康医药、绿色食品为代表的“3+N”产业集群蓬勃发展,三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生产总产值的80%左右,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达到318户,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164户。②围绕打造特色农业强市,用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的金子招牌,全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绿色化、景区化、品牌化“四化”提质增效,目前全市食用菌、香菇、木耳、核桃、板栗、中药材、肉鸡、冷水鱼规模、产量均居全省第一。茶叶、丹凤葡萄酒等80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居全国地级市之首。“小木耳、大产业”赢得习近平总书记点赞,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样板市”称号。③聚焦旅游业高品质提升、高质量管理、高水平营销“三高”増质增效发展思路,上半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81.6%、90.8%。目前全市共建成3A级以上景区46家,其中4A级以上景区19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先后荣获“美丽中国·深呼吸之都”“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市”“商洛·中国气候康养之都”等20个国字号“金字招牌”。

    二是坚持扩大内需,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①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成5000平方米秦创原(商洛)飞地孵化器,依托秦创原总平台,推进“一中心一平台九基地”和科创企业融通创新示范区建设,2022年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63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3家,全市有效高企达到69家。柞水县通过首批国家创新型县验收,目前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创新型县。②全面完成IPv6改造工作任务,千兆宽带用户数达到13.61万户,5G网络实现城区全覆盖,全市行政村光网覆盖率达100%。秦岭云大数据中心建设主体封顶,已入驻37家单位51个业务平台,年底前将全面投入使用。建成农产品大数据动态监管追溯平台,实现电子门票入园、景区智慧监控系统重点区域全覆盖。③商洛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已通过国家初步评审,现已上报待批;商洛经开区省级创建,通过综合评审;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商洛化工产业园区,被认定为陕西省第二批化工园区。全市累计入园企业达到625户,累计建成标准化厂房约120万平方米,园区产业占全市总产值达到68.7%。

三是当好秦岭卫士,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①建立“双查”和“快查快处”等工作机制,零容忍打击秦岭“五乱”及破坏生态环境突出问题,问题核查整改、小水电整治等任务指标完成情况均位居全省前列,省委书记赵一德先后两次对我市秦岭“五乱”整治的做法作出重要批示并予以充分肯定,柞水县被命名为全国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9天,优良率95.6%,居全省第1,商洛连续6年入围全国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为100%,丹江、洛河、银花河、金钱河、乾佑河等11条主要河流23个监测断面水质全部达到考核要求,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100%;中心城区和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9%、97.17%,中心城市垃圾分类准确率在80%以上;森林覆盖率高达69.56%,被国家林业局和草原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③在全省率先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联合中科院地理所建立了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与碳汇评估平台。编制了商洛市生态产品目录清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区域碳汇核算方法地方标准,召开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成果发布会,成为全省首个摸清并公布生态产品价值家底的市。出台金融支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11条措施,建立全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重点项目库,镇安县成立全省首个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中心。2个案例入选国家发改委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经典案例,2个案例被国家《改革内参》刊登。

四是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①探索出台防返贫监测帮扶“2244”工作导引,全市累计识别纳入监测对象10167户33105人,已消除风险6896户23391人,风险消除率70.66%,无一户返贫致贫。深化“宁商”协作,累计招引南京企业27家、投入资金8.23亿元,开展交流互访105批次962人次,“宁商”协作7个案例入选《全国东西部协作调研案例选编》。②突出抓好1个乡村振兴示范县、9个示范镇、70个示范村创建,启动100个康养乡村、100个旅游乡村、100个宜居乡村“三百”示范工程,探索形成“3456”的建设模式,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扎实开展“两改两转三促进”,全市改造完成农村户厕51171座、农村公厕641座、农村旅游厕所148座、农村土坯(石板)房5707座。③全面完成127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换届选举,实施“消薄培强”行动,目前相对“薄弱村”降至45个,占比下降至3.54%。2022年,全市播种粮食238.7万亩、总产49.97万吨。落实原粮储备13.35万吨,市县级应急成品粮7054.98吨,社会责任储备2050吨,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五是优化空间布局,建设秦岭生态宜居城镇。①建立西商融合发展党政联席会议制度2023年1月,西安——商洛融合发展第一次党政联席会议召开,成功签署《西商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加快西商融合提供了指引和遵循。推动两市商务、文旅、教育、卫健、农业等12个部门签订对口协议,与西安6家医院、137所学校开展结对合作。精心举办“卖清凉、卖资源、卖房子”宣传营销活动,吸引西安市民来商洛康养度假、投资买房,推动两地公积金实现互认互贷,西安市缴存职工在商洛购房146套、发放贷款6987万元。西商城际列车正式开通运营,深度融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樊登书店、必胜客、瑞幸咖啡、大连博涛、EX未来科技馆、宽坐河鲜馆、长安十二时辰、白鹿原影视城、360°极限飞球影院等21个项目和企业与商洛秦岭博物馆达成合作意向。目前已基本确定入驻项目和企业13个,计划于9月底前集中签约,元旦前试运营。9月13日,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日报社)、商洛日报社、商洛新闻网传媒有限公司联动开展“西商融合 媒体先行”活动,并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西商融合 媒体先行”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进一步推动“西商融合协作抱团促发展。②持续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秦岭博物馆主体结构封顶,南秦河生态公园、九鱼公园、马莲峪水生态修复建成开放,环西路连接线建成通车,刘湾大桥全线贯通,秦韵产学研教育城高中部9月开学迎新,相继完成江滨大道、商鞅大道东段等6条道路“白改黑”29.42万㎡,提升改造名人街与通信路十字、民主西路与丹南大道等道路交叉口11处。上半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5.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9.2%、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长31.9%,三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③精心编制“一县一策”“一区一策”事项清单,洛南现代材料与核桃产业、丹凤葡萄酒与文旅产业等县域主导产业初具规模。2022年年,全市生产总值超过或接近150亿元的县区有3个(山阳县179.77亿元、商州区161.68亿元、洛南县144.62亿元)。6个县县域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82.1%、全省第一;全省县域经济考核商洛市排名第7位,较2021年前进3个位次。

六是激发市场活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①深入实施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253项事项“掌上可办”,110项事项实现“容缺受理”,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等2个典型经验和商州区创建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等4个典型案例被全省推广。洛南县建成全省首个营商环境投诉举报中心,商州、洛南获“陕西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命名。我市城市信用监测平均综合指数73.08,月排名由初建成时的全国倒数第三名到现在稳居全省前列全国第一方阵。②盘龙制药开创本土企业成功上市的先河,市交投公司对市造纸厂和肉联厂实施整体托管,市运输公司、市公共汽车公司兼并重组工作进展顺利。农业信贷融资担保商洛分公司挂牌成立,财税金融、行政执法、事业单位等改革顺利推进。③商丹园区成功创建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区。2023年中欧班列“商西欧”专列成功发车,进一步打通中亚、西亚贸易通道。上半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1.64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53%。其中出口11.16亿元,增长161%,总量排名全省第5,增速排名全省第3。新增有业绩企业7户。

七是强化发展支撑,构建安全现代的基础设施体系。①西十、西康高铁和丹宁高速东段、洛卢高速开工建设;商洛支线机场列入国家规划,目前正在编制选址报告;西合高铁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0513万公里,公路密度106.3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93.18公里,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1.8127万公里。②共建设农村饮水工程410处,完成投资2.92亿元,巩固提升解决了68.86万人的饮水问题。同时,2022年全市建成消除直饮窖水工程149处,4007个直饮水窖已全部消除。强化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全市年用水总量严格控制在3.3亿立方米以内。实施丹江、伊洛河、金钱河3条主要支流治理项目9个,完成治理河长48.58公里,累计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50.34平方公里。③全市建成并网光伏总装机容量达到装机总容量为528.40兆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4座,装机总容量为250兆瓦。先后策划了20余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总装机2950万千瓦、总投资2189亿元。目前形成“2个在建、2个纳入国家规划,4个申请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梯次进度。在建的镇安月河抽水蓄能电站,预计今年10月份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

八是坚持人民至上,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①2022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6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9.4万人。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7%,排名全省第3。我市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被新华社宣传报道。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45.25万人、18.2万人、9.76万人、13.52万人和15.76万人。②新建、改扩建城区中小学校、幼儿园70所,城区新增学位6.4万个,有效缓解了城区学位不足和“大班额”问题。引进名优校长、名优教师120人。持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全市普惠性幼儿园占比为91.4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91.73%。加快商洛职院“双高”核心基地建设,持续巩固“1+8”职教联盟”。③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市妇保院、市中心医院、市中医医院整体搬迁顺利完成,3家市直医疗机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开放床位分别增加3.77倍、2.98倍、0.4倍,市级诊疗服务水平实现历史性飞跃。共建成投用公有制产权村(社区)卫生室469个,在全省率先实现县乡村全覆盖。纵深推进健康商洛17项行动,如期完成81项省级监测指标。④全市建成16个大型场馆,市本级场馆全部免费向市民开放,县区级场馆均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市先后举办了中国环秦岭公路自行车赛、全国沙滩排球锦标赛开赛、商洛马拉松赛、四国男篮挑战赛等一系列全国性知名赛事。特别是2021年商洛成功举办了全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公路自行车和女子排球U19组2个项目比赛,受到组委会、国省体育官员和参赛队伍的高度评价。

九是守正创新,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十四五”期间,策划谋划实施重大项目1718个,总投资1.01万亿元。“十四五”期间投资8515亿元。截至目前,列入市级重点项目651个,市本级完成有效投资1354.8亿元,占“十四五”期间投资的54.2%。建成“六库两线一码”项目全过程管理智慧平台,实现了对项目谋划、招商、审批、开工、纳统、评价等全过程的监测调度。按照省发改委项目办关于全省重点项目建设的四项工作要求,将继续加大项目策划谋划,科学运用“六库两线一码”平台,扎实抓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好项目建设,把“抓大项目、大抓项目”落到实处,用实际行动为商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贡献发改力量。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