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我国抑郁症、失眠障碍等精神障碍患病率逐年上升

文章来源:央广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19-10-10 21:33:15

  央广网北京10月10日消息(记者车丽)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我国抑郁症、失眠障碍等精神障碍患病率逐年上升,《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到2022年,我国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0%。

  目前,我国抑郁症、焦虑障碍、失眠障碍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患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睡眠障碍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重要问题,睡眠障碍是痴呆发生的危险因素,睡眠呼吸障碍可同时增加阿尔茨海默症和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表示,老年人的睡眠障碍要尽早干预和治疗,以防止痴呆等更为严重后果的发生。“只有通过睡眠,我们大脑内一些代谢的废物才能被清理出去,如果没有深睡眠或者睡眠时间减少,那么大脑中的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清除,不光会增加痴呆的风险,也会增加患其他精神疾病的风险。比如增加抑郁症的风险,这些都已经有证据显示。”

  随着公众健康意识提高,因常见精神障碍到专业机构就诊患者的比例显著增加。医院和医务人员更加关注抑郁、焦虑、失眠等心理问题的识别诊断。世界卫生组织研究结果显示,由抑郁症等心境障碍造成的疾病负担高于其他精神障碍导致的疾病负担。北京安定医院院长王刚介绍,抑郁症首次发作的人群一般集中在30岁上下,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他说:“抑郁症是一种遗传相关性疾病,遗传在其中的贡献度大概是百分之四、五十。抑郁症第二方面的风险因素是外界因素,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应激理解为压力。比如一些负性的生活事件,而且这类事件往往有一个特征,都是以丧失为特征,比如丧失了感情、家庭、婚姻,丧失了财富、职业等。”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我国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0%和30%,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趋势减缓。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表示,要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管理服务。要求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联合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登记报告、救治救助、康复服务等工作,要不断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针对目前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普遍不足的现状,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具有心理行为问题人员提供规范的诊疗服务,对易伴发心理行为问题的躯体疾病患者开展心理支持服务,鼓励开展睡眠相关诊疗服务。要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等组建心理健康服务团队,或通过购买服务形式,为员工和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雷正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