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天地 > 正文

旧时的南院门商圈

文章来源:西安晚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9-23 00:32:18

res03_attpic_brief (1).jpg

上世纪30年代的南院门街景 陶浒绘(作者供图)

  □朱文杰

  南院门虽非通衢大道,但也算四通八达,进出方便,所以这里的商业向来比较繁荣。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南院门商业区就曾有过一段非常红火的时期。

  清末民初形成“商圈”

  南院门商业区的兴起有它得天独厚的地理因素。南院门所处西安钟楼向西靠南一带,多有井水适宜饮用,而南院门中心位置的街心花园北边,也曾有一口甜水大井,井水甘甜清冽,多供南院门地区及南半城人所用,名曰“龙头井”。据说夜深人静时,“龙头井”附近能听到哗哗水流声,老百姓管它叫“龙王翻身,捋须移枕”。“龙头井”的存在,使得南院门当时成了西安的一块宝地。

  清朝末年,南院门为陕西巡抚部院所在地,作为西安的行政中心,人烟相对稠密,是府第公馆会聚的“富人区”。当时西安城中曾有外省会馆18所,其中11所即在此间,比较有名的如“中州会馆”“福建会馆”“五省会馆”“浙江会馆”“三晋会馆”等。因人文环境与地理条件非常优越,南院门商业区此时已初见端倪。

  据《长安咸宁两县续志》记载,光绪三十一年(1905),曾任陕西巡抚的升允在南院门“复于署外甬道左右建楼十楹,招商住居,规模王大”。由地方政府主导招商,立即引得各地行商坐贾纷至沓来,列肆设邸,使得南院门一带百店阵列,热闹非凡,逐渐形成西安城内最大的商业区。

  清末民初,以南院门为中心,甚至已形成现在所谓的“商圈”。当时,南院门之西的盐店街和梁家牌楼乃是“金融一条街”,银号钱庄会聚,为南院门各家商号提供资金支持。此外,盐店街专门销售官盐,而广济街上铁器店众多,自古以来政府对盐铁的管治都非常严格,这些盐铁商铺也为南院门“商圈”形成提供了支撑。

  民国十五年(1926),南院西侧的箭道被开辟为小百货市场,名为“西安第一市场”。民国十六年(1927)《建设汇报》第一期曾刊载《西安最早之市政建设计划》一文,其中提到“第一市场”位于南院门,“第二市场”即城隍庙市场,“第三市场”亦称“长乐商场”,即开元寺所在地。这三个市场距离不远,三足鼎立,而南院门“第一市场”居中,按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C位出道”。

  名铺云集“赛上海”

  到了上世纪30年代,特别是陇海铁路通到西安后,西安本地外来人口剧增,消费也随之增大,南院门商业区进入异常繁荣期。那时,南院门一带集中了全城几乎所有的老字号。

  记得小时候看拉洋片,其中就有关于南院门街上众多商号的唱段:“南院门赛上海,商行林立一条街。三友公司卖绸缎,美孚石油来垄断。金店银号老凤祥,穿鞋戴帽鸿安坊。亨得利卖钟表,‘世界’‘五洲’西药房……”,这段唱词还被载入了《民国西安词典》。秦腔名丑晋福长在《逛西安》中也唱有类似的戏词:“穿绸褂缎‘老九章’(绸缎店),戴金插银‘老凤祥’(首饰店),全家照相找‘大芳’(照相馆),想生贵子‘藻露堂’(中药店),磨盘眼镜‘德华斋’(眼镜店),南华公司(糖果公司)吃洋糖……”此外,还有一段坊间流传的民谣,虽与上面两段大同小异但传播更广泛:“绸缎布匹老九章,钟表眼镜大西洋,五洲世界大药房,金银首饰老凤祥。购置鞋帽鸿安祥,要买百货慧丰祥,南华公司吃洋糖,想生贵子藻露堂”。

  南院门的商号以花园广场四角最为集中。东北角为两家药店,“世界大药房”和“五洲大药房”,前者靠北,为四层洋楼(顶层只有一间大),坐拥这一带的制高点;西北角为两家钟表行,北边是一座三层楼,为“亨达利”,南边紧邻的是“亨得利”;西南角有一家五金店,占一间门面,名叫“上海王明山”五金店;东南角的“鑫记帽店”,在当时西安同类店铺中规模最大。

  从南院门东西正街向东,先是“苏州老九章绸缎庄”,货源来自江浙苏杭一带,货真价实,加之花色品种齐全,声誉极佳。接下来依次是“德华斋眼镜行”“裕兴祥纸张文具店”“西京国货公司”“上海酱园”“浙江南华(糖果糕点)公司”“上海三友实业社(专营毛巾、被单等日用针织品)”,这些都是远近闻名的老字号。

  “西京浙江老凤祥”保票单佐证历史

  “西京浙江老凤祥”位于南院门东西大道稍东路北,是浙江的一家富商来西安开设的,专营金银首饰,信誉度极高。当年如果是“老凤祥”的金货,上面都砸有“老凤祥”字样的标志,随时可以拿到西安的金店、银号兑换现金,不扣成色。

  我收藏有一张民国三十四年(1945)8月7日的保票单,印有“南院门东首大街,西京浙江老凤祥福记银楼”,留有电话号码233×,票上还注明经营范围“金银首饰,中西器皿”,以及经营理念“定价划线,诚实无欺”。背面上首贴了2枚壹元的国民政府印花税票。票面图为重庆市复兴关,画面中的牌坊上挂着“还我河山”及“抗战建国”匾额,下方两旁有“自力更生”等标语。保票保的是一枚“三钱二分五厘的赤金天元介”,“赤金天元介”即纯金素面戒指。此外,票单上还有佩戴金饰的注意事项和清洁方法:“金饰一项,最忌水硍,一经沾染,变似白银,用火烧红,即復原形。”

  这张税票保单是民国时期南院门商业区难得的历史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