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新进展新成效
据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记者高敬)渔民收网上岸另谋生路,候鸟组团归来蹁跹飞舞,水清岸绿成为滨江公园……4年来,这样的和谐之变在长江两岸越来越多地发生着。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4年来,长江经济带11省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作为压倒性任务,治理污染、修复生态,上中下游协同发力,共抓大保护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修复生态,激发母亲河生机活力
自2020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的重点水域将分类分阶段实行渔业禁捕。近28万名渔民转身上岸,告别打渔生活。
近些年来,长江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珍稀特有物种资源衰退。禁捕就是有效缓解长江生物资源衰退和生物多样性下降危机的关键之举。收起渔网,把江河还给大自然休养生息。
曾经,江苏南通五山及沿江地区老港区、破厂区、旧小区相互交织,“滨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饱受群众诟病。
近两年,当地先后关停散乱污企业203家,清理整治“小杂船”,腾出岸线5.5公里。同时,在沿江地区打造既层次分明、色彩优美,又功能完备、效益多元的生态廊道,让群众充分享受到生态修复的红利。
还江于民,人民群众有了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系统治污,让母亲河碧水长流
长江之畔,寒风凛冽。湖北武汉北湖污水处理厂建设工地一片热火朝天,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进行收尾作业,为最后的通水做准备。
这座污水处理厂,将承担大东湖地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作,破解武汉青山区部分地区生活污水直排入江的问题,使区域内主要排口污染物削减60%以上。
浩荡长江是沿江人民的生产、生活水源,同时也是沿江城乡、企业污水的“归宿”。
一度,由于沿江产业发展惯性较大,污染物排放基数大。一些城乡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生活污水直排入江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看不到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过去两年,连续两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出300多个突出问题,让沿江11省市受到极大震动,也让当地的生态环境治理有的放矢。
2019年以来,沿江11省市将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与推进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工程推动问题整改,以问题整改促进工程落实,打出一套系统治污的“组合拳”:
——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截至2019年12月中旬,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水收集管网长度比2018年底增加3954公里,提升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
——推进化工污染治理。2019年以来,沿江11省市累计搬改关转化工企业958家,其中包括位于长江干流、重要支流岸线一公里范围内的化工企业44家。
——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长江经济带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4%,搬出和转移禁养区内的水产养殖规模达178.9万亩。
——推进船舶污染治理。加强船舶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监管,加大对偷排行为的打击力度。
——推进尾矿库污染治理。沿江11省市已有579座尾矿库完成闭库。
长江水更清、更绿了。2019年前11个月,长江经济带优良水质比例达到82.5%,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优于全国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劣V类比例为1.2%,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优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
久久为功,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
这几天,一种动物的命运牵动着人们的心。有研究称,长江白鲟已经灭绝,人们纷纷为“长江之王”扼腕叹息。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水环境规划部主任王东指出,判断长江是否健康,水质向好只是一方面,还要看其生态系统状况如何,生物完整性指数如何。
要看到,长江水生生物资源衰退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各类污染物排放总量依然较大,岸线资源过度开发问题仍存,共抓长江大保护合力依然不够。
长江白鲟已难觅踪迹,但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保护母亲河的法治保障将更加有力。前不久,长江保护法草案正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将是一部全面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法律。
协同保护母亲河的机制正在形成。长江流域新增了跨界水质监测断面780个,实现长江国控断面水环境质量统一监测、统一发布、按月评价、按季预警。2019年,皖苏两省在长江流域滁河陈浅断面实施跨省横向补偿机制。
绿色发展试点示范不断探索新经验。浙江丽水、江西抚州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
随着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深入人心,切实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苦干实干、久久为功,我们一定能唱响新时代的《长江之歌》,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
奇石博览
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