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评论员
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千年梦想,百年奋斗,一朝实现。在奋斗与梦想的激荡中,中华民族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刻。这一刻,举国久盼,举世瞩目。
“遥向诗经溯小康,求之寤寐道悠长。莫垂河岳生灵泪,喜看今朝梦激扬。”中华民族自古就将“小康”视为社会理想,从未停止过对小康社会的追寻步伐,但受到种种历史条件限制,这种追求几千年来并未实现。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为实现全体人民的幸福而矢志不渝。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朝着小康目标顽强攀登,书写了一部惊天动地的奋斗史。
新中国成立,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开展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奠定中国实现小康社会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开始摆脱贫穷“富起来”。进入新时代,进一步擘画时间表、路线图,吹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党的十八大以来,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中国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随着全面小康进程中的一块块短板补齐,中国人的小康奋斗目标终于实现。
漫漫征途,踏平坎坷。山河依旧,换了人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家国之路,蕴含了怎样的中国密码?
——党的坚强领导,提供政治保证。面对横亘在小康之路上的一个个“拦路虎”,从中南海到基层“最后一公里”,建立起层层抓落实的体制机制,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经得起历史检验,兑现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党中央顶层设计,注重从中国国情出发,规划制定出精准发力的小康施工图。特别是遵循党的精准脱贫方略,各地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取得扎实成效。
——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价值取向。建设小康为了人民,小康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建设小康,同样依靠人民。我们党始终鼓励广大群众不等不靠,“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小康路上,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迸发,铸就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 “集中力量办大事”,构筑动员体系。为了破除小康路上的梗阻障碍,在脱贫攻坚战中,举全国之力,汇八方之能,累计数百万名干部驻村帮扶,投入扶贫资金以万亿元计,东西协作对口帮扶,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聚人、聚财、聚智、聚力,在举国体制的强大动员之下,各系统、各行业广泛参与建设小康,汇成合力,攥成拳头。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稳扎稳打,完善策略步骤。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两步走”的基础上,提出“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步步都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关。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又把这一目标升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赋予“小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战略步骤的细化完善、小康目标的扩面提质,反映了党对分步建设小康的稳健把握,体现了党对小康成色的从严要求。
家国小康,波澜壮阔。一个家到千万个家、一个村到千万个村、一个镇到千万个镇、一个连片特困地区到多个连片特困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面小康之路深刻改变了中国的现实面貌,其所蕴含的成功经验,也必将引导中国迈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精彩推荐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