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正文

建言资政绘就新图景 凝聚共识奋力谱新篇

2024-01-29 18:25:02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

建言资政绘就新图景 凝聚共识奋力谱新篇

——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专题(联组)讨论发言摘登

        1月28日,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18个委员小组分为5个联组进行专题讨论。围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与会人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踊跃发言,积极为我省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献计出力。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原动力,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基础支撑。

        祁志峰表示,科技成果转化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是催生新引擎、激发新动能、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关键一步。建议加快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助力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成立中国技术经理人协会并落地西安,加大技术经理人培养力度,建立开放共享的人才协作网络,优化人才供给结构,着力挖掘和培养一大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同时,发挥技术经理人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中的作用,引导科技资源更多赋能农业领域。

        马晓华建议,立足我省实际加强全产业链建设,完善资源分配,助力各板块均衡发展;强化上下游联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加快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做大做强我省集成电路产业。

王晓驰建议,强化科技创新引领,纵深推进“三项改革”,打通从技术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紧抓“双中心”建设战略机遇,以产业聚集、政策聚力、要素聚合、项目聚焦为抓手,采取多方共建、平台共用等模式,集聚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加快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促进“四链”深度融合,深化推广“院—所—校—港—企”模式,瞄准产业最急需的重大技术需求,一体化配置项目、平台、人才、金融等创新资源,推动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如何以城乡融合发展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孔庆学建议,地方政府应发挥产业、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服务区经济,在服务区开发生态康养、货运中转、配送服务等新业态,助力当地产业升级、产品输出、特色推广。同时,应支持和引导旅游部门、景区、旅行社和演艺企业,在服务区设立游客接待中心,开展旅游线路推介、导游服务、景点票务代销等旅游关联业务,联合举办主题文化节,带动乡村旅游,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何瑛建议,应结合我省县域特色产业,培育“小精尖”科技企业,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做好科技服务工作,鼓励县域科技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合作实验室、产业技术服务中心、人才实践基地,实现人才共享、技术共享与成果共享的共赢局面,形成县域互助、引智增效的良性循环,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冯艳莉建议,应统筹推进杨凌示范区旱区农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搭建人才大数据平台,聚焦人才服务、人才引进、人才住房建设与管理、人才创业载体开发与运营、人才项目的孵化与投资、人才培训与技能提升等方面,打造全链条、一站式综合服务,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效率,让科技成果更好造福农民。

        深化对内对外开放

        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陕西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内畅外联的开放环境加速拓展,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杨鹏辉建议,搭建政策速递平台,运用“陕企通”等助企服务数字化平台宣传和推送政策,发挥各级工商联桥梁纽带作用;民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向强链补链延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转型升级;拓宽融资渠道,开发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间接融资产品,推广科技成果转化相关保险产品。

        孙武斌建议,加快制定《促进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的指导意见》,高度重视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培养;构建科学的新生代企业家培养机制,通过进修、考察、挂职锻炼等方式,全面提升新生代企业家综合能力;加大宣传表彰,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营造尊重企业家价值、鼓励企业家创新发展的舆论氛围;优化服务引导机制,开展交流座谈会、创投活动等,继续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增强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政策获得感。

        鱼向东建议,做大做强陕西股权交易中心,以省内国资为主对陕股交进行增资扩股;加快构建政策支持体系,整合政策资源,引导更多优质企业、私募机构参与区域性股权市场,逐渐优化挂牌展示企业结构;拓展普惠金融深度和广度,推动陕股交发挥“扶早”“扶小”功能,为企业提供规范培育、融资对接等金融服务。

        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加快文化强省建设

        我省不断加快构建支撑有力的文化建设体系,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迸发新活力。

        李莉建议,在省级层面成立旅游统筹协调议事机构,从宏观上对我省入境旅游发展工作进行系统把握、整体部署,统筹推进入境旅游工作。要多措并举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游客旅游体验。创新开发优质产品,打造国际旅游品牌。深化旅游形象宣传,做好旅游市场营销。

        王志斌表示,近年来,在省政府大力支持下,西安、渭南两市就西渭文旅融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西渭融合发展先行先试作出了贡献。他建议,做好顶层设计,打造西渭文旅融合“大通道”,建立西渭文旅融合大联盟,推动西渭文旅产业大协同。

        杨东明表示,汉中、安康、商洛三市应协同联动,立足绿水青山资源禀赋,深入挖掘汉江流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用好山(秦巴山)、水(汉江水)、茶(富硒茶)、康(新康养),打造“诗画汉江、古韵陕南”旅游品牌,推进汉江流域现代化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杨超建议,建立西安文化城市美术馆集群,鼓励民营企业和热爱艺术的个体投资美术馆,并给予政策优惠,有效发挥民营美术馆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功能作用。深入挖掘我省现有美术馆资源,通过国际策展人市场化机制,着力打造陕西国际艺术双年展,积极开展艺术交流、文化互鉴,推动陕西文化艺术走向世界。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拓耀飞建议,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基层医务人员继续教育体系,强化交流培训;改善基层医疗设施,提升人民群众的就医体验,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为远程医疗等信息化服务提供有效支撑;进一步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职能,确保转诊工作有序开展;建立健全利益共享机制、合理转诊补偿机制与分级诊疗考核机制。

        蒋彬凤建议,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各级学校要加强教师培训,确保其专业素质达到标准,推进心理健康筛查普及工作有序开展;建立系统性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处理预案,在开学前后、重大考试前后等特殊时期,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台账。对已经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要做到重点关注,及时开展干预,通过家庭主导和学校引导相结合,确保及时就医。

        王争光建议,稳定居民工资性收入预期,拓展财产性收入渠道,保障居民收入,优化消费环境;改善消费环境,鼓励不同经营主体参与新型消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型消费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引导优质服务资源下沉县域,更好满足城乡居民需求;强化市场监管部门主体责任,建立更有效的网络消费者投诉和预警机制,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避免落入消费陷阱。

        (本报记者 刘曌琼 刘枫 李羽佳 王帅 陈玮)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