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 > 图览陕西 > 正文

竹香飘百年 编织老故事

文章来源:西安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9-10-24 17:28:46

店铺里摆放的竹制品。

  ■记者 杨旭 文/图

  古城老街通常都有丰富的底蕴和内涵。如西羊市、东羊市、骡马市等,以“××市”命名的街巷,多为古时交易的场所。其中,因售卖竹制品而闻名的竹笆市,大约形成于明代,在清代时成为一条颇为繁华的商业街。

  竹笆市南接粉巷,北通西大街,北口正对鼓楼的南门洞,这让两者之间看起来似乎有着一种奇妙的联系。唐代竹笆市所在地,是长安城皇城内的“吏部选院”。唐末,唐长安的皇城改造为新城后,这一地区才逐渐演变成为居民坊巷。

  到了明清时期,竹笆市成为商铺、集市集中的商业街。据记载,当时的竹笆市街道里有瓷器市、鞭子市、竹笆市、金店,而其中又以竹笆市最具规模最有名,所以人们便以竹笆市命名这条街道。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60岁的吴文松在自己店铺的后院里整理着竹子,他要做一根适合悬挂横幅的杆子。店铺门口,吴文松的妻子热情招呼着前来挑选询问的几位顾客。“我们家四代人在竹笆市做竹制品生意,我是20多岁时从伯父手里接管了这家店,卖一些竹制品,近些年还拓展了木制家具。”吴文松说,从大量进货之后,他已很少动手做了。

  走进吴文松的小店,竹子特有的香气扑面而来,各式各样的竹制小物件紧凑摆放着,其中有不少年轻一代很少见到的生活用品,看起来很是新奇。“现在很多都成了餐具,酒店、农家乐都喜欢用。你看这是放馒头的竹篓子,这个可以用来放瓜子、花生等干果……竹制品放馒头不会粘,提着买菜也环保,所以说不管是从实用价值、环保价值、美观价值上来看,竹制品都很有特色且物美价廉。”吴文松说,竹笆市的竹制品肯定也比其他地方的性价比更高。

  在很多老西安的记忆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安人要买扫帚、簸箕啥的都要来竹笆市。时过境迁,如今竹笆市与竹制品生意的联系已经明显减少,整条街上仅剩三四家售卖竹制品的店铺。“上世纪八十年代,路两边儿到处都是摆地摊儿卖竹制品的,后来逐渐规范化,大家都开起了店,但随着顾客越来越少,很多人慢慢就不做这个生意了。”吴文松说,因为竹笆市离钟楼、回民街很近,现在顾客以外来游客为主,“我做了一辈子竹制品生意,还是希望大家能多了解了解竹制品,因为它不仅能带动产业发展,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说到竹笆市,老西安人的记忆里一定还有阿房宫大戏院的一席之地。阿房宫大戏院曾经是西安最古老的电影院之一,“老西安”称它为阿房宫电影院。作为西安最早兴建的正规电影院,阿房宫电影院是从事电影艺术工作的周伯勋先生于1932年创建,院址是周先生自家位于竹笆市北口路东的私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阿房宫电影院声名显赫。在一些老住户的记忆中,阿房宫电影院总是热闹非凡,时常需要“托人”买票。有好电影上映,影院里经常座无虚席。

  天气晴朗,秋色宜人,竹笆市两旁的行道树显得尤为精神,透过茂密的树叶,能依稀听到回民街的人声鼎沸,看到古老高大的鼓楼。近年来,远近闻名的美食老店和幽默风趣的陕派相声使得钟楼旁的竹笆市沾染上了越来越多的“热闹”气息,一波又一波的游客满怀期待地走进这里。

  十月的西安已有几丝凉意,但在天气晴朗、阳光充足的午后,那些平日甚少“出手”的手艺人们便会把工作台搬到门前的大树下,一边谈笑风生,一边巧手造物。混合着和煦的阳光,那一刻的时光仿佛也是用竹子编织而成,可爱迷人。

  从明清到今天,哪怕许多手艺人早已放弃竹制品的营生,但也还有那么几个人倔强地“坚守”着,让门口看似随意摆放着的竹篓筛子,成为“老西安”打开记忆的一把钥匙,也让走在街头的人们感受到阵阵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