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机场保洁员秦彩芳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停机坪进行保洁作业。连日来,上海天气炎热。面对持续高温,上海机场一线员工坚守在岗位上,一丝不苟为机场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新华社记者陈飞摄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骄阳似火,炙烤着大地。当大多数人享受着空调西瓜WIFI的时候,有那样一群人,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酷热,挥汗如雨坚守在工作岗位,谱写着新时代奋斗者奉献的新篇章。
高铁“医生”
在近40米高的沪昆高铁新坞特大桥桥墩侧面,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工务段桥隧秋检小组的吴晶龙和工友正敏捷地向桥墩顶部攀爬。
在墩台与箱梁底部高度仅1米左右的空间内,他们不得不弓身检查支座有无位移、金属部件漆面是否良好。通过两片箱梁连接处的狭窄入口,他们进入大桥的“肚子”进行全面诊断。
漆黑的箱梁内,伴随着高铁疾驰而过隆隆的低沉回响和暑气,两人的身影在微光中不断前行。
夏季“电煤”运输与“中欧班列”运输所需车皮多,近期检修任务骤增。大量车皮需要在露天环境下完成检修。近日安徽地区持续高温,长时间日照导致车皮温度高达65摄氏度以上,杭州北车辆段芜湖运用车间车辆钳工余海涛主动承担室外作业任务。
热浪滚滚袭来,一缕缕热气从钢轨与石碴的间隙不停地向上窜。余海涛钻入车底,在滚烫的列车底部敲车轮,拧螺丝,像医生一样,为车体“把脉问诊”。不一会儿,他的脸被烤得赤红,布满油渍与铁锈的工作服上生成了一幅“盐渍地图”。
“熟悉的陌生人”
入伏以来,上海的气温一路攀升。烈日下的上海闵行区沪闵路莘松路路口车流滚滚,地表温度直指62摄氏度。身着公安摩托车骑行服的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交通警察支队机动二大队副大队长张洪伟,在滚滚的热浪和车流中笔直站立在路口,指挥着交通。
高温天是交通事故高发季节,张洪伟脑中的弦绷得更紧。沪闵路莘松路路口是重要路段,必须确保畅通。最近的一个早高峰时段,一辆白色汽车在高温的炙烤下发生自燃。张洪伟和他的队友们闻讯后迅速赶到,救援、疏导、报备……大家分工明确,救援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保证了高峰期交通顺畅有序。
31日中午11时04分,B1359号飞机缓缓驶向济南遥墙国际机场9号廊桥,脸上挂着汗珠的“90后”飞机维修工程师刘斌已准时静候,准备新一轮的航班检修。刘斌手中的红外线测温仪显示,发动机排气口127摄氏度。
刘斌所在的部门每天白天要检修过站航班70多架次,夜晚检修航后、航前航班50多架次,日均保障2万多名旅客安全出行。上百个项目检修完毕后,已将近12时。刘斌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说,安全检查没有一项是小事,出再多汗也不算啥。
30日下午4时,刚忙完几个小时抢修的国网湖北南漳县供电公司检修建设工区(输配电)二班班长张华和队员们,又赶到了50公里外的九集镇江冲村二组。“根据后台的负荷监测,这个台区的变压器已经超负荷运转好几天了。”张华说。
在变压器旁,抢修队员陈明勇说,每次抢修看到围观的群众,手上的动作就不自觉地加快了几分。早一分钟送电,群众就多一份清凉。
“冰与火”的考验
53岁的柯明贵是重庆市嘉陵江航道管理处石马河航道站站长,他带领8位航道工守护着15公里航道的安全。柯明贵和同事们每天都要驾驶工作船在江上巡视,查看航标是否正常。辖区内的38座航标一一查看下来需要4小时。
炎炎烈日下,钢铁甲板能达到70摄氏度以上。因此他们都穿着一种特殊的鞋,橡胶底足有3厘米厚。“穿一般的鞋子烫脚啊!”柯明贵说。
这几天,天津白天的气温都在30摄氏度以上。在天津新港港区内,冻品查验关员们每天都要经历零上30摄氏度以上和零下20摄氏度以下的极度转换,从室外的骄阳似火,到冷库内的呼气成雾,于一冷一热间谱写劳动赞歌。
“我们的工作与老百姓餐桌上的安全息息相关,工作环境热点、冷点,真的没太大关系。”天津新港海关查验二处进口查验三科科长李方非说。
(采写:魏一骏、侯文坤、魏圣曜、程士华、有之炘、谷训、王宛艺、兰天鸣、张宇琪)
奇石博览
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