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原标题:日均清理垃圾超13吨、5步一个垃圾桶……爆火的地坛庙会背后有这样一群人
“爆肚、香肠、羊肉串、炸灌肠嘞……”2月16日是农历正月初七,也是第三十六届地坛春节文化庙会的最后一天,园内年味儿依然浓厚,人流如织。正值中午,庙会上的京味儿特色小吃亭附近挤满了正在品尝美食的游客。
看到小吃亭旁的垃圾桶不一会儿就要装满了,值守在旁的保洁师傅吴浩赶忙上前打包垃圾,更换新的垃圾袋。“还不到中午12点就已经换了5个大号垃圾袋了。”吴浩告诉记者,游客最多时,一个垃圾桶一天就能换下十七八个垃圾袋,“好多都是大肉串的竹签,或者盛着汤汤水水的一次性小碗,最快不到十五分钟就得换新的。”
2月16日,北京地坛庙会收官,整体客流量达到近百万人次。
今年春节,北京地坛庙会阔别四年回归,人气爆棚,大年初二开幕首日(2月11日)就迎来超13万人次的客流量。为了给游客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游园环境,让大家在园内舒心愉悦地品年味、赏民俗,地坛公园共有105名保洁人员负责清扫,日均清理垃圾超13吨,每天六点半到岗,等到晚上七八点把所有垃圾清运装车运走后才能休息。
各具特色的风味小吃是本届庙会的特色之一。在许多专程来赶庙会的游客看来,小吃摊上热气腾腾的烟火气就是儿时“年”的味道。小吃分量小,一个小碗、一根竹签就能盛着边走边吃。但大量的餐饮废弃物也给庙会保洁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全靠的是干久了总结出来的经验。”作为本届地坛庙会的保洁工作负责人,今年40岁的刘洋已经参与过六届庙会的保洁工作。他告诉记者,保洁环卫工作布置从庙会开幕前一个多月就开始筹划,哪里要多放一些临时垃圾桶,哪里需要多派人手勤换垃圾袋都有提前预案,“垃圾桶不能等到满了才清理,尤其是一些大肉签子,如果伸出桶外,容易伤到人。”
据了解,今年地坛公园在美食区域共放置了370个垃圾桶。周边绿地上也用铁架搭建起了100个临时垃圾桶,此外还增加了103个临时卫生间。
园内设置了许多临时垃圾桶,引导游客正确投递垃圾。
每天上午九时,地坛庙会的重头戏——仿清祭地表演都会在园内的方泽坛上演。园区的主干道银杏路会在短时间集聚大量人流。“人最多的时候,根本站不住脚,得被人流推着往前走。”刘洋和记者回忆道。
当表演结束后,许多游客会就近来到方泽坛附近的小吃亭吃饭。短短一百米的距离,大约走个四五步就能碰到一个垃圾桶。在游客经常聚集用餐的树林里,一些树干也被保洁人员贴心地绑上了垃圾袋。在垃圾比较集中的绿地也设置了临时“垃圾回收站”,保洁人员就在附近值守。一个个收好的垃圾袋会先集中到各个“垃圾回收站”,等到庙会结束后再统一处理。
刘洋告诉记者,每个垃圾桶里其实也“暗藏玄机”:新的垃圾袋都放在桶底,旧的垃圾装满拿出后,保洁人员可以直接从桶里拿出新的垃圾袋套上,做到“无缝衔接”。
“现在游客素质也高了,只要垃圾桶多了,游客随时能看到,就会顺手扔进去。我们打扫起来也会更有效率。”刘洋每天都要在地坛园内走上至少2万步,清点回收站里的垃圾量,并根据当日人流量,联系转运垃圾车,“差不多每天都是六七车,平均下来每天是十三四吨的垃圾,还要每天清抽粪便10吨左右。”
6天的地坛庙会即将结束时,刘洋也没找到机会去看一次仿清祭地表演。“大家都很辛苦,很多保洁人员来自外地,过年都没能和家人团聚。除夕的时候,我们专门做了一大锅猪肉炖粉条,大家一起聚了聚,算是过年了。”
来自辽宁的余龙是第一次参与庙会保洁服务,看到庙会里备受孩子们喜欢的游艺区以及非遗手工摊位,总是会想起远在老家的孩子,“虽然每天都在园里忙,但从来没有仔细逛过。有机会也想带孩子过来玩玩,长长见识、见见世面。”
忙了一整个春节,一直在外打工的吴浩也有自己新的打算:“等庙会一结束,就回河南老家,陪家人一起过元宵节。新年愿望就是,能再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挣到钱,养家!”(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曲欣悦)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