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艺术 > 正文

走进“非遗乡集”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力量

2021-04-13 19:16:59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

下载 (17).jpeg

杨帆在非遗院落工作室里制作泥叫叫。

“即将绽放的二次空间,约您体验非遗,极目观山!”4月7日,被鱼化寨泥叫叫技艺第五代传承人杨帆朋友圈的文字所吸引,记者来到了终南山脚下的小峪口村。

百亩稻田、千亩荷塘、万亩桃园,面山临水,百鸟晨鸣,闲置的老宅院落,原始的乡村风貌风情……初次邂逅,谁都会被古朴安静的小峪口村吸引。

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道的小峪口村,原本很少为人所知。一群拥有非遗手艺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到来后,逐渐将这里打造成一个充满乡土气息和文化韵味的“非遗乡集”,为这个沉寂的小乡村注入了“新”的力量。

非遗在乡村找到土壤

“鱼化寨娃娃哨”,又称“鱼化寨泥叫叫”,是一种彩色的低温陶玩具哨子,于方寸指尖精细捏制,经过制坯、透哨、烘烤、上色等十多道工序方能制作完成,多以历史故事、地方传说中的人物造型为主题。

“泥叫叫始终是和泥土打交道的,就应该在泥土里生根发芽。”作为新一代非遗传承人,杨帆1996年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后,便投入泥叫叫技艺传承和艺术创作中。多年来,他一直在为这项传统技艺寻找使之更好传承的“容身之地”,直到遇到了小峪口村。

在杨帆看来,非遗本身就是农耕文明的文化精髓,回归乡村,非遗才找到了土壤。在他的精心设计下,村中院落的外墙刷上了黄泥土色,在许多非遗元素的装点下,一座座焕然一新的宅院不仅吸引村民们前来观赏、孩子们在这里玩耍、村民过来学艺,还有专程驱车来看风景的游客。

“所谓非遗传承,是活态传承,有温度的东西不应该放在展柜里,而是需要融入社会、融入生活,让人们来感知。”杨帆说,他希望整合众多非遗手艺,并植入村落形成市集的形式,让游客能够深度体验。

“非遗+民宿”“非遗+旅游”“非遗+研学”“非遗+生活”……按照“非遗乡集”的理念,杨帆正逐步探索打造多种非遗文化传承模式和“非遗乡集”新业态。

乡村因为“非遗”有了新“IP”

秦腔戏剧脸谱是杨帆引入村里的第一个非遗传承项目。去年,该项目的非遗传承人陈耀武将工作室搬到了小峪口村。

由于该项目的入驻,位于村里东西两头的两个非遗院落成为游客停留最多的地方。走进小院,人们感受着非遗的魅力,时而有人购买。

慢慢地,木兰摇关中粗布纺织来了,广陵派古琴来了,关中石拓画来了……小峪口村目前已经形成了六个院子、八个项目入驻的非遗集合模式。

“把非遗项目集合起来,寻找一片广阔的空间,让一个个打造为品牌名片的非遗项目矩阵式发展,能形成强有力的文化输出,点燃人们的文化情怀。”杨帆说。

的确,这些非遗项目的集合,不仅扮亮了乡村,丰富了村庄的文化底蕴,而且逐渐成为有强吸引力的新“IP”。

在这里,人们被小院的特色打造、非遗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别有韵味的田园美景深深打动,欣赏非遗,感知历史感知文化,沉浸在田园梦想中,久久不愿离去。

去年8月,全国首个“非遗乡集”在小峪口村开集。这个集非遗传承、文化体验、研学为一体的文化聚群现场圈粉无数。

如今,小峪口村已经成了网红打卡地。今年清明节假期,村里接待游客万余人次。游客到村里体验吃、住、游、学、购一条龙服务,也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

非遗文化“撬动”乡村振兴

一曲高亢的秦腔,一段悠扬的琴声,一个俊俏的泥塑,一张生动的脸谱,甚至是墙头的一笔书画,角落的一抹装饰……

传承人将非遗文化与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结合起来,给村民讲解非遗项目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传授制作技艺,带领他们把村里的老物件利用起来,制作成一件件艺术品。

非遗文化为秦岭北麓的小峪口村带来了“非遗+”产业发展机遇,让小峪口的绿水青山通过非遗文化转化为金山银山。这里不仅成为乡村振兴的实践基地,也是精神文化建设的新高地。

杨帆打算甄选更多体验性强的非遗手作项目入驻村落,再开辟几家非遗主题民宿、三到五家特色餐饮店,争取把非遗产业链做得更完整、体验度更高。他想和乡亲们共同探索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重构,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非遗传承人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一座‘富矿’。”西安市长安区委统战部负责人介绍,长安区深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队伍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等优势,推动了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