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3D打印、自主研发手术工具……
妙手仁医让患者坏关节“起死回生” 该项手术在全球尚属首例
红会医院足踝外科专家为患者检查术后恢复情况。
3D打印的距骨表面假体。(首席记者 李明 摄)
■记者 王超
负荷人体重量,呈“鸟头”状的距骨渐渐坏死。为了救治患者,近日,西安市红会医院专家成功为一位距骨坏死的患者实施了个性化3D打印距骨表面假体置换术,自主研发手术工具,在踝关节狭小空间内技巧性植入,完美地保护了距骨活动度。据陕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的查新结果显示,该项手术在全球尚属首例。
新技术让坏关节“起死回生”
现年45岁的韩女士,3年来反复出现踝关节疼痛,日常生活严重受限。西安市红会医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主任梁晓军教授接诊发现,患者只是单纯的距骨穹窿部位出现广泛的缺血性坏死。在11月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梁晓军主任表示,距骨负担人体重量,在踝部与小腿骨相关节的骨。目前针对距骨坏死的传统治疗方式有全踝关节置换和踝关节融合术,不仅费用大,且由于踝关节假体使用寿命限制,后期翻修创伤大。而踝关节融合术牺牲了患者踝关节的活动度,形成“死”关节。10月25日,梁晓军主任团队为韩女士实施了手术。此次手术,专家凭借丰富的全踝关节置换及踝关节相关手术经验,采用全新的方法,运用最新的3D打印技术,用三维CT采集距骨数据,打印出个体化距骨表面假体,确保了术后关节匹配度最佳。将坏死的距骨表面用打印的金属假体置换,增加了稳定性。以最小的创伤,最大程度地保护了活动度,从而缓解疼痛,改善功能。
据了解,选择距骨表面假体置换最明显的优势是,单纯局部损伤,不牺牲未受累的胫骨远端关节面,不需要破坏未受累的关节面,完整保留了胫骨远端关节面,创伤小,出血少。更难能可贵的是保留了踝关节自身周围韧带结构,有效保留了踝关节活动度,延缓全踝关节置换或融合等终极手术的时间,为后期可能需要的全踝置换术争取延长假体的生存率。3D打印距骨表面的假体材料为钛合金,钛合金假体具有组织相容性好,同时表面采用氮化钛涂层处理,具有耐磨、寿命长的优点。
自主研发手术工具
“小”空间里发挥大作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保证全球首例3D打印距骨表面假体置换的成功开展,梁晓军教授科研团队为此做了充足、细致的准备工作。自主研发的截骨外架和截骨牵引工具,设计了配套关节撑开器及截骨导向器,技巧性地撑开踝关节的狭小空间,确保能顺利植入假体。
在密切随访观察患者距骨坏死的情况同时,梁晓军团队采用CT扫描患者的踝关节及距骨情况,精确测量其高度、厚度、形态等,用个性化设计定制打印距骨表面,精准还原的设计确保了假体完全吻合。并进行了多次生物力学试验和模拟手术。
据梁晓军主任介绍,由于人口老龄化,人们爬山、跳舞、打球等户外活动的增加,导致踝关节损伤明显增多,距骨损伤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该项创新技术的推广,让更多的单纯距骨表面坏死患者,有了更好更优的治疗方案选择。
奇石博览
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