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丽乡村 > 正文

上海宝山以生态优势“涵养”产业发展走上乡村振兴路

文章来源:新华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7-12 21:53:39

这里的泥土为何开出高质量发展之花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贾远琨

   夏夜风轻轻吹,萤火虫慢慢飞……位于上海市东北角的宝山区罗泾镇就是这样的城市“氧吧”。国外企业慕名前来投资,知名品牌打造产业基地,村内外的年轻人争相创业……是什么让宁静的小乡村如此炙手可热?

  只有读懂乡村,才能破解振兴密码。多年的生态大保护培育出的千亩粮田、鱼塘、林地是最宝贵的生态财富,如今,岁月静好的小乡村摆脱“先破坏再修复”的周期律,挖掘出生态优势里的产业潜能,走上依靠生态涵养振兴乡村的道路。 

泥土里开出高质量产业之花 

  身处上海与江苏交界处的罗泾镇,在宝山区装备制造与综合物流产业大发展的时代,显得十分安静。尽管不少村内绿树成荫、清溪绕宅、村居安宁幽静,但也存在有自然生态、无高效产业,有绿色农业、无村内就业的困境。

  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这是罗泾镇走向振兴的关键。

  产业落地生根既要“对位”也要“对味”。“强扭的瓜不甜,环境资源优势真正转化成生产力才能一拍即合。”罗泾镇镇长杨辛说。

  不久前,这个“对位”的企业来得有些出乎意料。挪威的美威水产(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生鲜处理企业,要达到三文鱼生切可即食的标准,对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这家企业经过广泛调研选择了罗泾镇,就是因为这里优质的水、空气环境十分稀缺。

  “这就是一拍即合!招商引资变成慕名投资。千亩粮田不仅带来丰收的果实,还成为涵养产业的优质土壤。”杨辛说。

  围绕生态做文章,开启了农业村走上富裕路的大门。等着企业来敲门,不如主动谋划求发展。

  农业生产与母婴康养产业距离有多远?其实,只差一个激活产业发展新路径的“脑洞”。馨月汇母婴专护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在繁华都市打造了不少母婴康养服务中心,但独具乡村特色的月子会所罗泾还是第一家。

  “推开窗户就能看到池塘、稻田,四周鸟鸣花香环绕,吃的是菜地里的有机蔬菜,还能带孩子采摘,这对于客户来说是不可替代的增值服务。”馨月汇母婴专护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总监陶昕说。

  牵出一根线就能够绣出一幅图。从母婴服务延伸开去,绿色农业、花卉产业、月嫂培训、亲子康养等接连落地,围绕生态优势的产业图谱在一点点织就。

  “罗泾的产业是土壤里培育出来的,做足生态大文章,绿色农业不仅可以开展订单式生产,还可以打造生态特色民宿、亲子课堂,提升农业生态产业循环度与附加值。”上海景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建华说。 

破解难题根本上靠改革推动 

  乡村振兴单靠政府投资,不可持续;靠市场自发孵化,缺少公共服务配套;靠村民自生发展,缺乏人才资金与先进理念。罗泾镇的振兴,需要在市场开发建设与完善公共配套之间寻求结合点,也要在农民的固有短期投入与项目长期持续增收之间寻求平衡点。

  自然环境可以原生态,但发展理念不能老套路,乡村振兴最终要以创新的理念和现代化的管理实现产业强、农民富的目标。

  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才能让策划不要变空话。通过政府、专业公司与村民共同谋划,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打消村民疑虑的基础上,做到民宅统一管理,优化软硬件环境,既便利村民生活,又兼顾商户使用功能,为长远发展做出规划,并一步步扎实推进。

  比如,罗泾镇塘湾村与上海景域园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建立集体和企业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集体股份代表镇村,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管控企业经营符合相关乡村振兴发展方向,维护村集体与村民利益。民营企业利用专业团队的技术、市场开拓优势和灵活的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开展专业经营。

  自然隽永的乡村肌理与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融合,不仅让乡村之风更加清朗,让发展之路更加高效,也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

  “房屋租赁统一管理让我家的房租翻了倍,一年单租金就有8至10万元,企业提供就业岗位,每个月还有工资。”塘湾村村民顾明良说。

  产业导入增加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预计2020年罗泾镇将增加工资性收入990万元。母婴康养、民宿等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预计2024年将形成母婴庄园(含文创)25幢、民宿5幢,共增加财产性收入250万元。通过农民制作出售“罗泾十字挑花”作品、“四喜风糕”以及发展庭院经济增加经营性收入,预计2020年将增加经营性收入160万元。 

稳民心、顺民意 构建自治共治新家园 

  博士进村,人才回流,家乡的小院变成了创业热土。宁静的乡村热闹起来,也必然带来乡村治理的新课题。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办好农村的事,离不开党建引领,探索乡村自治共治。

  近年来,罗泾镇的村里打牌的少了,打工的多了;侃大山的少了,学唱戏的多了。乡村的生活环境和村民的精神面貌都得到了显著改善。

  增加就业稳民心,完善保障顺民意,如城市一样,乡村治理同样需要精细化,更不能缺少人情味。

  “乡村治理,首要的是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续在就业、教育、卫生、养老等民生工程上想办法、出实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村民。”上海市宝山区委书记汪泓说,“产业发展和人气导入为乡村注入生命力和活力,还需要通过弘扬乡风文明凝聚人心共建家园。”

  弘扬乡风文明与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一脉相承。

  在党建引领下,罗泾镇将环境考核、拆除违建、河道治理等重点工作纳入村规民约,通过农村自治共治的方式进一步规范村民行为,切实管理好、维护好自己的家园。

  借助创新自治共治平台,罗泾镇引入互联网平台“社区通”,开辟“村务公开”“村务监督”“农家客堂间”“乡愁乡音”等板块,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级事务,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和村务监督机制,提升乡村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