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脱贫攻坚 > 正文

神木:产业扶贫谋长远 脱贫致富强后劲

2019-11-16 10:09:06

来源:中国扶贫

分享到:

  初冬时节,走进陕西榆林市大柳塔试验区生油村梁界股份经济合作社农业观光园,村民正忙着摘豆角,内心的喜悦洒满整个脸庞。

微信图片_20191115080156.jpg

  产业扶贫政策实施以来,生油村大力整合生产要素和发展要素,配套组建成立了7个股份经济合作社,梁界股份经济合作社农业观光园就是其中一个。“目前,观光园建成樱桃大棚30座,葡萄种植长廊2座,标准化蔬菜大棚33座,鱼塘30亩,村民们或入股或务工,都有了不错的收益。”生油村第一书记马爱平介绍,观光园已由昔日的黄沙地,摇身变为村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这是村民们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产业扶贫是实现稳定脱贫的必由之路和根本之策。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神木市把发展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引导广大贫困群众,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培植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主导产业、有项目基地、有带动企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脱贫项目、有稳定增收渠道,变“输血”为“造血”,为产业发展持续引来“活水”。目前,全市产业扶贫户1680户、3901人,实现高标准中长期产业全覆盖。

  产权改革引领发展释放红利

  神木市在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面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基础上,全力推进“三变”改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微信图片_20191115080214.jpg

  目前,全市2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村级扶贫电站100%全覆盖,每个村可实现固定收益18万元,收益作为村集体经济所有,用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完善,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帮扶等。目前,总计1281户贫困户受益,人均增收1736元。

  “栏杆堡镇张家坬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以发展有机农业为突破口。近年来,该村积极争取资金项目,注册‘栏杆堡‘品牌,平整土地3000亩,种植有机苜蓿、有机小杂粮,发展山旱地西瓜、山地苹果,实施林下散养鸡项目,实现村民滞销余粮统购统销,解决村内就业人员40个,贫困发生率由6.78%下降到0.25%。”张家坬村第一书记叶胜军介绍,仅西瓜、小米销售盈利100余万元,贫困户在公益股中人均分红270元,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益得到明显提升。

  此外,榆林市对开展宽幅梯田整修等服务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产业推进的项目和开展产业服务功能提升等项目进行不同额度的奖补,持续强化对贫困村和低收入村集体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多元化产业助推脱贫提质增效

  产业扶贫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神木市在紧紧抓住特色主导产业的同时,打开地方产业发展的想象空间,焕发产业发展的自主性,推动传统产业延伸,以多元化产业助推脱贫。

微信图片_20191115080222.jpg

  近年来,神木市按照省上“3+X”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山地苹果、示范园、一村一品示范村、土地流转、土地整理、土地深松等涉农项目,导入现代农业多种业态,构建多元化农业产业链,推动扶贫产业提质增效。

  神木市按照“抓特色、享补助、重循环、扩规模”的思路,立足全市资源禀赋,鼓励贫困户发展适度规模种养循环农业模式。为鼓励有劳力的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种养殖“小众产业”,克服“小、散、单”的问题,神木市实施了产业扶贫到户“三补一奖”补贴政策。

  今年40岁的朱利平是高家堡镇石圪崂村人,患有严重听力障碍,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神木市连续两年向朱利平补助购买种羊20只,申请扶贫贷款4万元。目前,他的羊子存栏达到95只,成功迈出了脱贫致富的第一步。针对发展产业的贫困户,我市给予畜牧引种(补贴80%)、农机具(补贴70%)、新建圈舍(每平米补贴60元)进行补贴和自购自养、自种一定规模的贫困户奖补,通过补助,极大地增强了产业贫困户增收动力和脱贫信心。

  经营主体帮扶带动让利于民

  近年来,神木市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创新发展经营模式,引导、促成农业新型主体与贫困村、户建立深度利益联结机制,以股份联结、订单联结、服务联结、劳务联结等模式,与贫困户建立帮扶关系。

  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上市公司,近年来,陕西通海绒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神木市产业扶贫,按照每公斤原绒比市场价高出2-5元的价格收购,带动621户贫困户,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助力贫困养殖户脱贫致富。

  目前,神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全市共有中省市县级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70家,其中龙头企业57家、合作社88家、家庭农场12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重点涉及带贫主体29家,带动475户贫困户增收,2018年总计增收198.8万元,平均每户增收4185元。

  民营企业结对帮扶助力产业发展

  近年来,神木市依托全市民营企业数量较多的优势,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鼓励民营企业结对帮扶贫困户,既为企业“蓄水”,贫困户也能生产“得现金”、务工“挣薪金”、入股“分红金”、土地流转“获租金”。

微信图片_20191115080232.jpg

  2017年,全市113户帮扶企业帮扶113个贫困村和低收入村,共落实帮扶项目204个,其中产业帮扶项目18个,完成投入1495余万元。2018年帮扶企业达到133户,帮扶130个贫困村和低收入村,落实帮扶项目205个,其中产业帮扶项目34个,完成投入1004余万元。2019年,帮扶企业达到141个,帮扶133个贫困村和低收入村,计划实施帮扶项目193个,其中产业帮扶项目38个,计划投资1002万元。民营企业已成为助推我市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陕西恒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从2015年起,结对帮扶中鸡镇纳林采当村。帮扶过程中,该企业通过“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方式,全村年劳务增收200余万元,年收购村民种植的饲草1500吨,玉米300吨,回收肉羊1000只,帮助该村105户村民家庭创办了家庭农场,带动全村肉羊存栏量突破1万只大关。2017年,该村15户贫困户36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形成了纳林采当“筑巢引凤”的脱贫模式。

  “村里的产业扶贫项目让我就了业,有了稳定的收入,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有了现在的好生活。”在养殖基地务工的李旭则开心地跟记者讲述这几年生活上的变化。

微信图片_20191115080241.jpg

  育产业、强主体、拓市场、创品牌、建机制,产业扶贫的种子在神木大地深深地扎下根来。神木市“发展产业,助农增收”,抓实激励性扶贫产业项目,为产业扶贫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保障了贫困户实现脱真贫、真脱贫,让贫困群众挺起脱贫“脊梁”,满怀信心地奔跑在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上。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