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艺术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夏,闪耀在后世各种记载中。它确实存在,却神秘又模糊——它到底在哪里?它为何能在中原崛起?它的文化历经怎样的起承转合?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0-11-26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郝春文说,经过敦煌学人的奋力直追,到20世纪末,我国在敦煌学诸多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现在完全可以说,中国已经掌握了敦煌学的国际话语权。”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0-11-10
2020年11月15日截稿:《当代诗词三百首》紧急征稿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委托陕西省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国学院执行院长王即之组稿、编辑一本书—&mdas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0-11-10
贾平凹创作体量庞大,从什么角度进入都可以捞一点东西出来。但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他审美的价值观、他的文化立场是什么?以我几十年的阅读经验有两点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0-10-20
距黄河、渭河、洛河三河交汇处不远的双泉村,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发源地。从村落间流传的小剧种,到红遍大江南北甚至走出国门的原生态艺术形式,从围在皮影幕布后面的“只闻其声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0-10-11
  本网讯(张国强 张芬哲)2020年9月26日上午, 由乾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北方文学艺术学会、陕西省散文学会乾县创作基地,陕西秦阳博纳装饰工程公司联合举办文学创作专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0-09-27
崇尚英雄的民族才是充满希望的民族,英雄辈出的民族才能生生不息。在遍布历史印迹的渭河岸边,我们随手就可以打捞起一个个历史瞬间,从中感知中华民族的英雄情怀。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0-09-24
李道坚墓道壁画修复为后续相关壁画的保护和修复提供了材料和技术支持,也为唐代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李道坚墓属于唐高祖献陵陪葬区内的陪葬墓,是一座长斜坡墓道单室砖墓。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0-08-18
商於为古代地名。商於古道,秦汉时称武关道,唐时又称商山道或商州道,全长300余公里,从秦岭南麓陕西商洛的商州出发,沿丹江向东南方向行进,穿过丹凤县、商南县的蜿蜒河谷,最终延伸到河南内乡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0-08-07
陕西人素来有秦腔情结。有人说,秦人饭食少盐寡醋没辣子可以凑合,生活中没有秦腔却没法儿过。易俗社作为秦腔的著名科班,更是深深烙印在秦人心中。它生于乱世,与中华民族的命运一道几度沉浮,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0-07-28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打造的“蒹葭十二士”正式亮相,将军俑、武士俑、跪射俑等一个个冰冷的陶俑被复活成有温度、有灵魂、有爱恨情仇的鲜活生命。这也是以传播秦文化为主题的“蒹葭计划”的开篇之作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0-07-18
马球即击鞠,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体育项目。1971年7月至1972年9月,考古工作者对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墓进行发掘时,在墓道西壁出土了一幅生动反映唐代马球运动的《马球图》。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0-07-14
走过窄窄的泮水池,穿过一道古朴的牌坊,我远远看见了那座标志性的碑亭,上有林则徐被发配新疆路经西安写下的“碑林”二字,如今已深深镌刻到世人脑海了。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0-07-09
说起吊脚楼,就会想起凤凰古城;说起二人转,就会想起东北;说起信天游,就会想起黄土高坡。这就是文化的魅力,独具特色,凝神聚气,久而久之,成了一个区域极具辨识度的符号。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0-07-02
  鬼谷子,战国时期的传奇人物。他是纵横家的鼻祖,道家的代表人物,兵家尊称他为谋圣。鬼谷子的学说非常重视实用性,即便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非常高的借鉴价值。 ... [更多详细]
发布日期:2020-07-02